本报记者 郭晓林/文 特约摄影 卜光辉
阜阳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目前,阜阳市农村地区的电脑普及和使用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就此深入颍州区、阜南县部分村镇作了采访调查。调查发现,目前,阜阳市农村地区个人电脑拥有率较低;除种养大户和农村学校外,已经使用电脑的农户中,用途多是娱乐消遣,真正用到生产经营或网络信息应用方面的比较少。
电脑普及率不高村镇有差别
在颍州区三十里铺镇三十里铺村,经营电脑器材的店主王海峰介绍说,“镇上居民用电脑的比例大概60%,村里大约20%;一个庄上,基本上只有七八户人家有电脑,人口多的庄也就二十来户人家有电脑。”
阜南县鹿城镇三强村的情况与此类似。三强村村委会会计申树刚说,“全村4900口人,将近1100户;一个庄(自然村)有电脑的不过十多台,有的庄只有百十口人,连一台电脑都没有。”
记者采访发现,靠近城镇居住的村民,家里有电脑的相对较多。在阜南县三强村,村民刘娟的家距离鹿城镇较近,家里有一台四五年前买的“惠普”电脑。刘娟说,“丈夫兄弟几家人都住在这个大杂院里,我们每家都有一台电脑,旁边邻居家也有。”
在三十里铺镇三十里铺村,靠近镇中心位置,街上有门面的人家,基本上都有一台电脑。不过,越是偏远的村庄,有电脑的家庭就越少。三十里铺镇唐寨村离镇稍远,零星散落的房屋显得有些冷清。记者沿路询问得知,村里有电脑的人家不过三四户。
在鹿城镇三强村,不少人家大门紧锁。村民告诉记者,“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放暑假,老人孩子也都到外地和亲人团聚去了。”
青壮年不在家老年人不会用
记者在三十里铺镇和鹿城镇三强村采访时,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年轻人大部分到外地打工去了,回来的都会用电脑;留守在家的老年人都不会,买了也没用。”
三强村村委会会计申树刚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在农村待着!留守老人在家看孩子,他们又不咋识字,要电脑有啥用。”
三强村卫生室医生孙敏安对记者说,“想买电脑,也能买得起;就怕买回来孙子玩上瘾,不好好学习。孙子爸妈不在家,俺老两口得好好带他。”
在三十里铺村村口,经营一家小超市的武崇云有一台台式电脑。记者前来采访时,50多岁的武崇云正坐在电脑前看电视。他说:“用电脑看电视,还是儿媳妇帮我调好的,我自己又不会用。”
在村口,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记者问他们有没有用过电脑时,他们都笑而不答或摇摇头。
农民使用电脑少 网络覆盖待扩大
记者走访发现,尽管部分农村家庭已经使用电脑,但用途多以消遣娱乐为主。今年28岁的刘娟,十年前嫁到三强村。她说:“平常,用电脑看看电影、电视,有时还网购一些东西,快递也能送到。”
记者在三十里铺村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大部分人都说常用电脑,主要是上网玩游戏。
当然,也有一些农村用户将电脑应用到实际生产经营中。武崇云家的超市经常通过网络订货,“像烟之类的东西,儿媳妇就从网上订好了。”
在三十里铺经营育婴产品的尹秀红对记者说,“店里电脑的主要功能是收款;有时,还浏览一下网上育婴商品的市场信息。”
“想买电脑,三四千块就行了,也不缺钱;可是,连不上网络,买了电脑也没有用。”三强村村民李刚对记者说。记者在阜南县电信营业大厅采访了解到,当地村镇用户开通宽带,在镇上营业网点就可以办理;但是,比较偏僻的村庄目前还无法上网。营业员莫莫对记者说:“我们一般建议,没有通网的村镇居民办理无线网,随身携带上网比较方便。但是,目前来办理的村民不多。”
记者从三十里铺镇一家移动网点得知,该镇目前建网只在镇主干道两侧,向村庄延伸就比较少。不过,唐寨村村民刘科飞告诉记者,“俺庄附近刚建好一个移动宽带塔,最近也准备买台电脑上网。”
农村信息化推广难度大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28.2%,规模达1.78亿人。虽然数据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但我国农村非网民人口仍有4.5亿。
就阜阳农村情况看,一方面,常住农村人口多以老人、儿童为主,这一群体文化水平较低,对电脑的需求不高;另一方面,“村村能上网”的技术条件还没全部实现,村民对网络的依赖性不强。市财政局相关人士表示,阜阳市还没有实行“电脑下乡”优惠政策,“家电下乡”补贴也已取消。开发农村电脑市场的关键是,电脑能否真正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电脑和网络运营商在扩大产品和服务覆盖面上能否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冯启俊/文 通讯员 庄颍/摄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