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土地带给我的欢乐和辛苦记忆

来源:阜阳日报 2014-10-30 21:0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讲述者:郭翔洋26岁 记录整理:本报记者 杨燕

   乡村儿童的欢乐,简单而质朴。

我今年刚走上工作岗位,彻底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让我在感到兴奋的同时,又对带给自己许多欢乐和辛苦记忆的土地,有些许留恋。

儿时记忆 无忧快乐

   在我的记忆中,每逢农忙季节的清晨,常常伴随着湿气较重的雾。尽管这有点凉意的雾缩短了村民的视线,但牛羊的叫声、板车的吱呀声充斥着我们村——颍州区袁集镇四十里铺村的每个角落时,就预示着一天的工作已经开始。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就有出门打工的乡亲,但我的父母还是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思想,在家养几头牛、每天伺候全家的依靠——土地。而我和妹妹总在哈欠中做一家的早饭,我和妹妹总会抱怨不能睡懒觉,但伴随着饭菜的香气和意识从睡梦中清醒,我们会开心地聊着自己和小伙伴们的糗事,将饭煮上。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这一精确的时间是如何把握的,姑且认为是饱满的麦粒或圆实的玉米在召唤吧。做完早饭,妹妹会将灶底的火收拾一下,既保持不灭以温着早饭,又不会撒出火苗引起火灾。

伺候土地是个体力活,但跟儿时的我没多大关系。我通常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河边,扎一个猛子看谁憋气长。玩饿了,便摘来某家的西瓜或红薯就地解决,留下一堆“罪证”。

我童年记忆中有两个最美的乡村画面,一幅是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村民弯着腰割麦子,堆在一旁的麦子、犁地的老牛和每家每户飘起的袅袅炊烟让我倍感亲切;另一个就是,牵牛的父亲,扶车的母亲,拉着满车粮食的老牛,后面跟着的甩着辫子的妹妹和踢着野草上露珠的我。

中学记忆 辛苦劳累

   看到出门务工的乡亲“衣锦还乡”,父亲蹲在自家院子里吸了几包烟,终于下定决心,和村里人一起出门打工,母亲则留在家里伺候土地和照顾我们。

从此,田地里很少见到大劳力的身影,老人和妇孺承担起夏秋收种的重任。我的辛苦记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父亲不在家之后的收获季,我总会被母亲唤醒下地,开始收获的兴奋逐渐被弯腰和镰刀刮伤手指的疼痛所取代,这些都让我在收获的时候抱怨,农村人为什么那么累,却没有城里人有钱。或许从那时,下地劳作的痛苦让我发誓一定好好学习,立志要告别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渐渐地,我发现,只要我说有很多功课要做,母亲便不再叫我干农活,可是,看着母亲拿着锄头下地的背影,我又总是不忍心,悄悄跟去。每次干完农活的疲惫,都让我心底萌生的“成为城里人”的想法更加强烈。或许也正因为这个简单的想法,才让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

工作之后 满怀留恋

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往返城乡,看到田里工作的农民,心底总有一种情愫在蔓延。而且,尽管有大型机械收割,还会经常看见手工收割的农民。那天,我终于忍不住上前询问,老农的回答让我释然:“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都让机械干了,我就没什么可干的了。”对于一个“土地是命根”的农民来说,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有一分土地在手,就能解决一日三餐。

我当上了“城里人”才知道,城里人也不是那么清闲,总有那么多琐事和人际关系要处理,比不及农村人的憨厚和实在。每次途经农田,我也总忘不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偷瓜果而被村里的大人们追赶、扔鞋底的经历,忘不了父母弯腰收割的情景,忘不了劳作后腰酸背痛的辛酸记忆——现在回想起来,原来一切又那么美好。

新闻推荐

记者郭晓林近日记者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获悉市特

本报讯 (记者 郭晓林)近日,记者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获悉,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全市2014年特殊教育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8 位选手参与本次评选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分为听障教育组和智障...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村官刘梅的追求2014-11-03 09:39
评论:(土地带给我的欢乐和辛苦记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