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嗨子戏省级非遗传承人谢学芳向青少年传授技艺。
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嗨,下了绣楼抬头看,哎嘛晴空万里天蓝蓝。嗨,我随丫鬟去花园。嗨,穿芳径香气流满园花开枝头弯。嗨,桃花红梨花白繁华一片,真是个春光好百鸟争喧。一双双蝴蝶儿翩翩起舞哇,一群群哪小蜜蜂采花不闲。往前看,玫瑰花开多么娇艳哪,有红哇有啊白呀还呀还有蓝。花园里盛开着艳丽的牡丹,一株是红云,一株是白莲,她窃窃私语在交谈。见此景,不由我呀暗自感叹哪,花比人哪人似花呀意惹情牵。”
记者采访谢学芳是在阜南县嗨子戏艺术学校进行的。她坐姿端庄,虽年过古稀,却烫染着卷曲的黑短发,戴一副老式眼镜,声音清脆,精气神十足,浑身温婉气质。聊到兴头上,只见她情不自禁从坐着的椅子上起身,上步、转腕、翘指、开腔,动听的旋律、婉转的唱腔、优美的身段,嗨剧《花田八错》中扮演小姐的一段唱词《满园花开,百鸟争喧》,在她的演绎下,于室内慢慢晕开,不断浸染着记者的视听神经。
阜南嗨剧,又名嗨子戏,它孕育于淮河两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深受沿淮人民喜爱。戏曲是一种文化,需要用心去聆听其中的内涵。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听戏曲,更不用说嗨子戏这种稀有地方剧种了。可是,谢学芳对嗨子戏却有着深厚的感情,自少年时与嗨子戏结下不解之缘,她将一生的痴情都献给了嗨子戏,从艺至今三十余载,她在嗨子戏已走向式微、濒临困境的今天,仍然坚守着一方阵地,期盼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年轻一辈中薪火相传。
少年演出 挑起衣和箱 南乡换大米
1943年,谢学芳出生在阜南县
新闻推荐
连日来,阜南县气象局组织农业气象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户送去“天气周报”和“后冬天气趋势预测”服务,让他们根据天气加强田间管理。图为1月22日,该局农业气象人员在该县会龙镇大棚蔬菜基地...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