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吕青青
“谁都愿意住在干净又卫生的地方。环境美了,大家伙儿心情都会很舒畅。”1月12日,当记者来到阜南县会龙镇芦庄村后孙自然村时,53岁的村民王文强正在打扫自家院子。在他身旁,广阔整洁的道路东西方向延伸,粉刷一新的村舍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门前栽种的各种绿化树木格外讨人喜欢。
在一年多以前,这里的环境并不是这样。王文强告诉记者,自己居住的居民点兴建不过才三四年时间,虽然房屋外观还算新,但整体环境却并不乐观:村里乱堆乱放垃圾现象普遍,下水道也未经统一整理,污水横流情况长期存在,乱搭乱建情况更是严重。此外,由于垃圾无集中倾倒地点,沟塘河渠漂浮物较多,长年散发着臭味。
变化从2013年11月开始。自全省“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以来,芦庄村响应上级号召,动员全村上下对村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环境整治,首先要改变人的观念。”芦庄村党支书胡占涛说,为了让大伙儿认识到环境改变带来的好处,村“两委”首先带领村民到附近的三王等先进村、社区参观,随后再发动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从自家门口和院落做起,进而扩展到村居内外。
环境要好,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胡占涛告诉记者,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强道路、下水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路肩培土2786米、道路硬化950米;增加垃圾池28个、垃圾桶45个;对沿路沟塘进行清淤,做到了河坡、河面、桥面整洁。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外墙粉刷并建立文化墙,不仅实现环境美化,更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促使大家向善、向上、向美。“下一步我们还要安装路灯,预计增加路灯100盏,到时候夜晚的村庄会更美丽。”
在会龙镇,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芦庄村。据介绍,自“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全镇整治工作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参战的格局,乡镇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
以“骑路逢集”为例,以往路过小围孜集,司机和群众最怕的就是“骑路逢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会龙镇小围孜集骑路逢集情况,该镇改堵为疏,建设了大型综合农贸市场。目前,原来沿街商户已经陆续搬迁至功能区域划分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的新市场,原有沿街132户、278间、总计6000余平方米的雨棚全部拆除。
近期,结合全市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行动,该镇又先后投入资金24.35万元和大量人力、机械,对辖区内的重要县道会方路沿线进行了重点整治,目前已拆除房屋21间、移除草垛154堆、清理沟河塘11180立方米,使得会方路沿线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常态长效,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要求,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把‘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引向深入,力争实现长治久美,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该镇党委书记陈怀魁说。
新闻推荐
1月20日,阜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阜南县城市液化气有限公司、阜阳国祯燃气有限公司阜南天然气站等气瓶充装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充装站许可资质、充装质量管理等,确保安全生产。 ...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