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阜南县黄岗镇,人们都会自然地联想起,这是一个用“柳编”换“外汇”的手工业特色强镇。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柳编产业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加工,一步步走向了企业化生产经营,并通过严格的质量和环境检验走出了国门,创造了地方特色农产品俏销欧美大市场的传奇故事。近日,记者先后来到黄岗镇杞柳种植基地、柳编文化产业园和拥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了解柳编产业发展情况,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参考。
依托自身优势 发展柳编产业
走在阜南县黄岗镇东郊总规划2.75平方公里的柳编文化产业园中,两纵两横的主干道路两侧鳞次栉比地分布着以金源柳木、汇丰家居、万家和、孟府家、大自然等为代表的数十家柳编加工企业,数百名工人正在忙着捋皮、编织、修剪、熏蒸、染色、上漆、包装,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俺来这编筐才几天,属于学徒,按件记工,每天能编一百来块钱哩。”家住黄岗镇李寨村的王萍笑着对记者说,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也不比外面低,而且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在柳编园区里,各式各样的模具被整齐地放置在厂区一角;编织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产品正在被打包,准备发往世界各地;而在柳编工艺品展厅里,从饰物、宠物到建筑物、园艺各种产品应有尽有。
“我们黄岗有1000多年的杞柳种植历史,编织历史也有500多年,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这门手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项目传承人、安徽华宇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忠告诉记者,据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淮
新闻推荐
4月28日,阜南县龙王乡为期一周的庆“五一”农民书画摄影展拉开帷幕,60多件反映该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幸福生活等方面的书画、摄影作品参加展出。&nbs...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