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记者来到阜南县段郢乡农户董昆贺的梨园,只见梨花盛开,万树银装素裹,煞是好看;走到梨树下,依稀可见花朵遮挡的指甲大小的小黄梨,新鲜青嫩……“再过半年就可收获了,到时候黄梨个个比拳头还大,有1斤左右。”董昆贺说。
阜南洪洼地区一直是“一麦一豆”传统种植区。董昆贺为什么敢“吃螃蟹”呢?“以前,搞特色种植,都是一户带一户,带动面小,而现在政府对现代农业扶持政策多,特别是市、县两级经常开设的农业技术培训班,让很多种植技术不再是‘秘密\’,晚秋黄梨自然也就从苗集、鹿城这些地方,‘跑\’到我们这里来了。”董昆贺一直是当地小麦种植大户。眼看不远的苗集、鹿城等乡镇农户,依靠种植晚秋黄梨赚得盆盈钵满,他也动起了相同的心思。
2011年,在阜南县黄梨培训班学到种植技术的董昆贺,回乡承包土地,种植了11亩黄梨。尽管他精心呵护,但到第二年黄梨收获时,董昆贺却发现和苗集等地的黄梨相比,他的果树挂果不仅数量少,个头也小了一圈。为了找出原因,他邀请县里的农技专家,现场开药方。经过专家诊断,发现是黄梨遭遇了水土不服。“我们这的地是低洼地,土质和苗集等地的不一样,在专家的建议下,我加大了富硒肥等有机肥的施用量,到2013年,黄梨的产量大幅提高,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董昆贺说。
如今,董昆贺的黄梨种植面积达到了70亩左右,种出的梨不但个头大,品质也有保证。“不懂科技就是不行,现在我们的一个梨能达1斤左右,一棵黄梨树能挂果60-70个,一亩地可种植165棵梨,亩产达1万斤以上,市场收购价在3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观。”靠着种植黄梨,董昆贺目前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发展现代农业,只有上规模,才能产生大效益。董昆贺也深知其中的奥秘,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成立了大坝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附近农民种植黄梨。目前合作社拥有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黄梨种植大户20户以上,辐射带动全乡黄梨种植2000亩。“由于段郢乡离县城较远,交通条件较差,到了黄梨收获期,如果收获的量不多,收购商不愿来,而合作社的加盟,不仅扩大了种植规模,也提升了产量,慕名前来收购的客商自然也就多了。”董昆贺说,去年下半年黄梨收获期间,每天都有客商开着大货车前来收购黄梨。未来几年,他还准备尝试在梨园里大规模套种白芍等中药材,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立体农业,进一步提升产出效益。
新闻推荐
2015年春季广交会第二期即将举行。近段时间,阜南县不少柳编企业纷纷加班加点生产,以期通过会展拿到更多订单,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图为4月18日,该县黄岗镇工业园区内一柳编企业工人正在生产柳编工艺品。 ...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