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里一片忙碌。医生们穿梭在病房之间,查看入院病人的病情;护士们奔波在病患之间,为病人输液、做基础护理……偌大的病区里,洁白的裙角匆匆飘过,哒哒的脚步声声在耳。在这一片匆忙之中,记者寻到了护士长杨雪梅,她是一位在护士岗位上服务了三十年的资深护士。
当时,杨雪梅正忙着找一位“走失”的病人。原来,前几天,骨科病房里转入一位酒精中毒的锁骨骨折病人,虽然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这位病人禁酒,但就在入院两天后,这位好酒的病人还是偷偷跑到医院附近的小店喝了大半斤酒;5月13日早晨,病人又无故外出,闹出“失踪”事件。当天早晨,责任护士发现病人走失后,立马告知了杨雪梅。随即,她安排人员寻找,但直至晌午也了无音信,让一众护理人员一筹莫展。
“我已经在护士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年,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遇到。”杨雪梅说,正是这些工作中的“突发”和“个例”,让她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岗位,也让她在这个岗位上一次次感受着艰辛、收获着幸福和成就感。
辛苦忙碌30年
杨雪梅1964年出生于阜南县一个普通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1984年从阜阳卫校护理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当时的阜阳地区人民医院骨科,成了一名护士。“那时候,对护士这个职业有着一种向往。总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如今,杨雪梅淡淡说着当初选择当护士的原因,但她转而笑说,“如果当时知道护士这么辛苦,可能就不做这行了。”
无疑,护士职业是辛苦的。杨雪梅告诉记者,初进入骨科护士岗位时,她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合期。只要进入科室,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帮病人输液、每隔几个小时的翻身等基础护理,几个病人护理下来,就会累得一身汗;虽然实行轮班制,但因为交接病人、填写资料等琐事,到了下班后几个小时还走不掉的情况,成了家常便饭;上了晚班后回到家,才缩进暖暖的被窝,一个电话,被喊回去加班的情况,也时而有之;甚至,因为急诊以及突发事故而熬通宵的情况,也不足为奇……“其实,现在还是这个状态,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也就不觉得多累了;但刚进来那会儿,很不适应,每天回家,就想什么事都不问了,只想好好睡一觉。”杨雪梅说。
多年如一日,如此的辛劳,也让疾病找上了这群白衣天使。“现在,我们科室的护士基本上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因为经常弯腰累的;我得这毛病也已经十多年了,偶尔累很了,还是会发作。”
为病患服务收获成就感
虽然辛苦,但这个职业同样也让杨雪梅收获了幸福感和成就感。“感谢医生们的精心治疗,护士长杨雪梅、王秀玲等护士的精心护理,让我病情恢复很快。”这是摘自曾在市医院骨科入院治疗的患者张泽感谢信中的一段话。原来,今年3月张泽因打球不慎导致右腿前叉韧带撕裂损伤,3月20日入住市医院骨科,住院期间,张泽深深感受到医护人员优质的服务,让他倍感家的温暖。
在杨雪梅办公室里,诸如此类来自于病人的感谢信还有很多。早前,一位外地的女大学生自杀坠楼,致下半身瘫痪,病情虽然严重,而其心理状况更糟糕。入院后,该女生一直不配合治疗,而且沉默寡言,始终不肯通知家人朋友。“当时就很心疼这个女孩子,很想帮帮这个女孩子。我们几个护士在照顾她的同时,尽可能多给予她一些关心,陪她说话、给她买吃的。”一直隔了好几天,这个女生终于说出了父亲的名字和电话,并开始配合治疗,重塑生的希望。
在护士岗位上走过三十年,杨雪梅坦言,发生在她和同事身上的故事太多了,一上午根本聊不完。转眼间,已是中午12点。一走出办公室,杨雪梅又打听起那位走失的病人的情况。“还是没有找到。”听罢结果,杨雪梅趁着中午休息时间,匆匆走到医院大门外,在附近走走看看,希望能寻到走失病人的身影。
5月14日上午,记者致电杨雪梅得知,凌晨时分,走失的病人回到了病房。“还好回来了。”电话中,杨雪梅庆幸地说。
新闻推荐
目前,阜南县沿淮乡镇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当地农民正抢抓农时收割小麦,确保颗粒归仓。图为5月25日,联合收割机在阜南县中岗镇西街村作业。 ...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