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原野
“两天的大雨把我的旱稻全都淹完了,有些地块的积水齐着腰带深。”6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阜南县地城镇李集村大发种植专业合作社旱稻种植基地,当地种粮大户朱大发正为连日降雨造成的农田内涝着急。朱大发在李集和母子岗两个行政村共流转土地1500多亩,26日至28日的强降雨造成其种植的1100多亩旱稻和400多亩玉米受淹。因此,这两天,他一直守在泗沟口排涝站和付台子涵附近,看着地里的积水排入洪河分洪道。
连日的强降雨造成阜南县南部多个乡镇出现临时积水,不少农作物也因此受淹。特别是位于洪河分洪道下游的地城镇,4.6万亩耕地受淹,约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88.5%。“灾情发生后,我们立即安排辖区内9座涵闸的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抢抓洪河分洪道水位较低的有利时机,排除积水。”地城镇水利站负责人唐迪告诉记者,除了现有的9座涵闸外,当地还主要依靠正在重建的泗沟口电灌站向洪河分洪道排水。
正如唐迪所说,当天洪河分洪道地城大桥南侧的泗沟口电灌站的十多名工人,正加紧在工地上安装流动泵,运输抽水管道的车辆络绎不绝。“28号晚上,我们专门从省防指紧急调运4台流动泵,用于泗沟口电灌站排涝。”阜南县水务局负责人张彪告诉记者,在正常年份,泗沟口电灌站两台机泵即可满足上游4个乡镇、45平方公里的排涝需求。然而,由于近日的降雨过于集中,该县便加紧提升排涝能力,将排水量从原来的每秒4立方米提高到每秒8立方米。除了临时增加排涝设备和人员,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29日,该县财政还专门拨付了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部分乡镇低洼地的清沟沥水工作。目前该县33座电力排涝站全部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排涝,87座防洪涵和曹台闸也正在根据淮河水位情况,抢排洼地临时积水。
当天下午3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种粮大户朱大发的旱稻种植基地,发现部分地块的积水正在陆续退去,约占30%的稻秧已经露出水面。地城镇负责人表示,该镇目前已经有70%的耕地基本完成除涝任务,当地正在根据农作物受灾情况,全力做好洼地排涝工作,力争旱地在24小时内排除田间积水,水田在72小时内现苗。对于部分可能因灾绝收的地块,也将根据退水的时间,计划帮助农民改种蔬菜、药材,争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新闻推荐
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推进及生源逐年减少,不少农村中小学校舍出现空置现象,为此,2013年以来,阜南县以改建的方式,利用空置校舍创办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目前,该县共创办...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