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倔\’终于要将地流转给合作社了。”这两天,这一消息成为阜南县许堂乡赵棚村的热门话题。“李老倔”真名叫李怀真,是赵棚村村民。最近几年,村民们纷纷将土地流转给了村里的御园蔬菜合作社,用于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但性格固执的李怀真依然采用“一麦一豆”的方式,种植着自家2亩多地,被村民们称为“李老倔”。
6月3日,记者来到赵棚村时,李怀真正雇佣联合收割机下地收割小麦。现场,除了李怀真一家人和农机手,还有两个拿着标尺的村民。“他们是御园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张林飞、张涛,小麦收割完,就可以量地进行流转了。”
从不愿流转,到主动流转,李怀真的思想为何出现了如此转变?“以前总感觉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不过从去年开始,我着实尝到了加入合作社的甜头。”李怀真说,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在照顾自家小麦的同时,还抽空到合作社从事打药、采摘等工作,月收入超过1000元。“种小麦需要播种、打药、除草、收割,费的时间太多了。如果多用时间到合作社务工,收入肯定更高,所以我决定不再种地了。”
说话间,大型联合收割机如风卷残云般“吃掉”了田里的小麦,吐出金灿灿的麦粒。收割完后,张林飞、张涛立即下到田里丈量土地。“今年收成不错,亩产800斤左右,但按照1斤1块多钱来算,再减去化肥、农药、种子、收割等成本,收入并不多。”李怀真说,相比较,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地一年的承包费用也有1000元。
土地丈量很快结束了,共2.4亩地。张林飞拿出流转合同,李怀真看了一下,立即签字,张林飞当场给了李怀真2400元。“从明天起,我就到合作社里全职打工了。”拿过钱的李怀真高兴地说。
“午收期间,合作社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这两天,已经流转了100多亩。”张林飞告诉记者,御园蔬菜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种植、销售秋葵、洋葱等高效经济作物。尤其是秋葵,市场行情好时,1斤能卖到17元,亩均纯利润达7000-8000元。“第一年我们流转了8亩,随后扩大到140多亩,今年午季过后,种植面积将再扩大一倍。”
如何引导农民自愿流转、放心流转,一直是各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的问题。“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好处,这样他们就会自愿参与合作社发展。”张林飞边说边带记者来到不远处的御园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基地里,一棵棵秋葵长势喜人,数十个农民穿行其间,正忙着采摘。“由于规模种植需要大量人工,为此我们积极引导附近村民尤其是流转土地给合作社的农民到合作社打工,让他们既能在土地流转中获得好处,又能通过打工挣钱。”张林飞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索小强)笔者从阜南县相关部门获悉,日前,该县财政已拨付12万元补贴,帮助辖区第一批次共计30名计生特扶对象按最高档次3000元标准,免费参加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据介绍,为切实保障计划...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