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儿童聚欢唱
6月1日,在阜城香港财富广场门前广场上,一场以“同一片蓝天同一个中国梦”为主题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吸引了过往市民驻足观看。当天的表演者是来自市辖三区81所城乡幼儿园的1000多位小朋友,他们轮流上台表演,欢度属于自己的节日。
身处在这群小朋友中间,不禁被他们靓丽的服装、多彩的妆容所吸引。一个接一个的表演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候场、上台、表演。当音乐声起,台上的孩子们翩然而舞,台下的老师、家长拍照留念,不少前来商场购物休闲的市民驻足观看,舞台周围人群拥簇。
颍东区新华办事处春苗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完节目后,带队老师姚红侠组织他们合影留念。“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六一\’活动,孩子们平时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进城来玩的次数不多,在这里表演节目更是机会难得。”姚红侠介绍,此次来参加表演的10位孩子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无论我们表演的怎么样,能带孩子们到城里体验锻炼,大家就非常兴奋和满足了。”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伊利学生奶阜阳办事处负责人孙顶梁介绍:“今年已经是我们第六次举办‘六一\’儿童文艺汇演活动,不同于前几届的是,今年参与的乡镇幼儿园数量更多,覆盖面更广。今天,我们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不仅是为他们庆祝节日,也是以实际行动关心和关爱留守儿童,让城乡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节日的快乐。”
残障儿童用表演感恩父母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儿童节,快乐属于每一位孩子。在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一群特殊的儿童也在庆祝着他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当天,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的全体职工携广大残障儿童的家长及社会爱心企业,共同为100多位残障儿童举办了一场庆“六一”儿童联欢会。
这群特殊儿童像健全小朋友一样载歌载舞:听障儿童唱起《拔萝卜儿歌》,智力障碍患儿表演《小赖皮之歌》,孤独症患儿唱响《世上只有妈妈好》,肢体残疾患儿朗诵起诗歌……他们虽然吐字不清晰,演唱也并非那么标准,但是,他们真情地表演,早已令台下观看的大人们潸然泪下。
“妈妈,您辛苦了。”一位残障儿童缓慢地说出这几个简单的字,在家长和康复研究中心的职工看来,这句话的每个字,都饱含着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我觉得我们为这些孩子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的一位职工说道。
“人们常常过于看重残障儿童的缺陷,却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市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唐亮说,除了平时的康复训练,残障儿童也需要一些活动来丰富生活。“像这样的联欢会,孩子们非常积极,他们愿意表演,愿意交流,这对他们的康复也很有益处。”唐亮说道,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为残障儿童搭建展示的平台,不仅可以为孩子们带来快乐,还可以消解人们的心理偏见。
关爱儿童传递爱心
“六一”儿童节有欢声、有笑语,有与小伙伴齐聚,也有和父母相伴。对爱心公益组织来说,他们希望每位小朋友在自己的节日里都不落单。
5月30日,阜阳益爱志愿者们又一次来到阜南县洪河桥镇,为无人抚养的事实孤儿田伟、田丝丝兄妹送上“六一”儿童节的礼物:田伟梦想的自行车、田丝丝心仪的连衣裙,志愿者们还带来书籍,两兄妹腼腆的笑容中,洋溢着无比的喜悦。“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努力,让没有家人陪伴的孩子不孤单,让节日里充满欢乐的气氛。”益爱志愿者负责人刘冬梅说道。
社会爱心团体用行动告诉孩子们,他们并不孤单,不会被遗忘。市文明办志愿服务科副科长杨阳介绍,阜阳市爱心公益组织数量逐年增多,从民间团体到政府组织,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和实际行动去关爱儿童。“不管是留守儿童、残障儿童,还是贫困儿童,他们在生活和情感上都需要被关爱。社会力量不仅能够给他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帮助,还能够在精神健康上带来益处。”
杨阳指出,“六一”儿童节是社会各团体和组织关爱儿童的契机,这种良好的文明新风能够起到示范效应,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儿童的行动中来,将关爱行为从节日延伸到日常,形成常态,树立风尚,传递爱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冯启俊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