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由于父母工作忙碌,阜南县会龙镇留守儿童朱晓燕并没有像“小候鸟”一样,飞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在她看来,这将是一个生活孤独的假期。然而,几次勇敢的尝试后,她的留守时光开始变得充满温情和欢乐,“最近,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定期来到村留守儿童活动室看书、上网,还有志愿者和我聊天,日子过得很充实。”
暑假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怎么样?离开了老师的他们由谁来照顾?近日,记者来到阜南县会龙镇,探访这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
留守儿童有了安全场所
五花八门的儿童读物、可以上网的电脑、琳琅满目的体育器材、随时可以拨打的亲情电话……近日,记者来到阜南县会龙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完善的配套功能,令人拍手叫好。
“暑假期间,留守儿童活动室将从周一到周五全部开放。这样孩子们即使放了假,也有安全的地方可以去。”会龙镇妇联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暑假期间留守儿童只能在外玩耍,由于缺乏有效看护,极易造成车祸、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自从前两年,留守儿童活动室建成后,孩子们的安全逐渐开始有了保障。
当天,留守活动室正在举行防溺水讲座,孩子们围坐在爱心志愿者身边,认真听着讲座:“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遇到有人溺水,不要轻易施救,而是找大人们帮助。”
半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分成两部分,男同学从器材室里领取各种体育器材,到外面的操场上打篮球、下象棋,玩得不亦乐乎;女同学挨个走到了亲情视频电话前,向父母说着心里话,进行“面对面”交流……“我很想你们,但是并不很孤单。”留守儿童李红在视频电话中,高兴地告诉父母。
留守儿童有了代理爸妈
留守儿童活动室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一群有爱心的代理爸妈。据了解,为关爱留守儿童,会龙镇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代理爸妈队伍。在留守儿童活动室,代理爸妈与留守儿童一起看书学习、一起弹琴、一起下棋、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做游戏,指导留守儿童给爸妈打亲情电话、进行视频聊天,纷纷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留守孩子的关爱。
“留守儿童乖巧懂事但又孤单脆弱,我当‘代理妈妈\’,就是希望聆听这些孩子的倾诉,成为他们的依靠。”一位代理妈妈告诉记者,平时,代理爸妈还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实际情况,及时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指导监护人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
会龙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假期,还有不少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关爱活动,开展美术书法、声乐舞蹈、法律知识等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们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仅凭一个留守儿童活动室,难以满足全镇留守儿童的需求。2013年,会龙镇又在各村人口学校设立村级留守儿童活动室,多方筹资20多万元,添置了儿童图书、体育器材、网络视频、电话等,于周末和假期对留守儿童免费开放。
孩子们留守并不孤单
暑假到来,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引起关注。“假期间,我们要求各地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定期、定时开放,让孩子们留守而不孤单。”记者从市妇联获悉,为关爱留守儿童,从2010年到2013年,阜阳市依托乡镇已建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等农村文体活动场所,陆续建成163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实现了各乡镇的全覆盖。
暑期期间,各地留守儿童活动室将根据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和特点,组织一系列文体、科技和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假期安全、法律知识等讲座,不断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为了使留守儿童活动室切实发挥作用,我们要求各地妇联组织爱心志愿者管理好活动室,并邀请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活动室,与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开阔见识,真正把活动室打造成了留守孩子们温馨、温暖、快乐的家园。”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程榭 通讯员 单玉婷 王健华)今年4月下旬,阜南县在全省首创“转贷通”模式,专设中小微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为中小微企业筹集转贷资金提供短期信贷金融服务。截至目前,短短70余天时间,该中心放贷...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