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榭 通讯员 单玉婷
初冬时节,在阜南县王化镇夹道村天水塘养殖基地,刚刚捕获的草鱼个头大、品相好,引来收购商竞相购买。养殖基地的龙虾、草鱼、泥鳅等水产销售红火,全年收入预计近百万元,现在,基地创办者——返乡青年丁传敏俨然成了当地的致富“领头羊”。不过在他眼里,这一切都离不开村里的全方位保障和服务,“尤其是要感谢村里的党员干部,他们帮我流转土地、争取项目,还带着我去外地学习养殖技术,真是帮了大忙。”
“只有把返乡青年扶持成致富能手,为农民树立身边的榜样,才能激发农民的致富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王化镇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王化镇位于洪洼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在今年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该镇实施“精准服务”返乡创业青年战略,要求各村党支部成员对返乡创业种养殖大户实施“一对一”帮扶,在土地、资金、技术上予以帮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镇涌现出一批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形成了葡萄、芡实、土鸡、水产等多个适应性农业品种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去年以来,阜南县委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领导班子好、服务队伍好、服务机制好、服务保障好、服务业绩好的“五好”创建标准和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的“六有”工作目标,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健全服务组织、打造服务队伍、创新服务品牌、夯实服务保障等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和效果,各行各业的新气象、新业绩不断涌现。
健全服务机制体制,夯实基层基础,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阜南县以县级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居)为民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络建设等作为重点,建立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村(居)为民服务代办点为基础,县、乡镇、村(居)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三级联动为民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了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办事公开、首问负责、免费代办等工作制度。
截至目前,阜南县已投入2900余万元资金,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300个,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村(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教育、议事、服务、娱乐的功能作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阜南县委还要求各村、社区、窗口服务行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结合实际、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服务品牌创建方案,努力打造服务品牌。目前,全县共创建“六零”服务法、“三亮三比三评”等叫得响、服务好、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品牌36个,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服务效能的提升,全民干事创业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此外,该县针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重点村和难点村,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开展了专项整顿。“去年,我们将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列入整顿目标,采取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的方式,从班子建设、治安管理、矛盾化解、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等方面入手,着力加强整改。”阜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孙国桃介绍,经过整改,所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得到转化,其中6个村进入先进行列。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要义是服务,核心是为社会谋发展、为群众谋利益。”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表示,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一步,阜南县将树立基础先行的发展战略,大打以水电路“三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和翻身仗,挖穷根,促发展,同时,调整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做好光伏发电等项目,抓好精准扶贫,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确保19.73万贫困人口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杨静文)12月4日,全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在太和县中医院召开。各县市区卫计委、市直及各县市区医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涉及健康服务业...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