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016年春运正式结束,担负阜阳市春运重要任务的阜阳长途汽车中心站共安全发送旅客58.82万人次,圆满完成了春运任务。春运的顺利开展,蕴含着车站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其中一支由9人组成的“娘子军”队伍,用女性特有的细心为来来往往的旅客提供服务,成为汽车中心站一道亮丽的风景。
“邹侠”精神感染她们
这群身着统一制服,佩戴统一标志的姑娘都是“邹侠服务班”的成员,作为中心站服务人员的老先进,多年来,服务班组班长邹侠带领着组员忙碌在车站,用真诚、灿烂的微笑和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旅客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邹侠服务班是2012年7月29日由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和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以安徽省劳动模范、阜阳长途汽车中心站员工邹侠名字命名的服务班组,目前除了两名休产假的成员,共有9名成员工作在服务第一线。她们以车站总服务台为“根据地”,活跃在中心站候车室,为旅客提供咨询、导乘、广播、帮扶、助困、旅客投诉受理和回复等多项服务,受到了旅客的好评,也提升了该站作为阜阳重要对外窗口的形象。
“从服务班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群策群力为旅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班长邹侠告诉记者,为方便旅客寄存行李,该站添置了电子寄存柜;看到不少旅客因手机没电而焦急,她们又建议车站添置了手机充电设备;现在车站还设置了“阳光家园”妇儿休息区,除了有女乘客的梳妆室、孕妇的休息室、哺乳室外,还有儿童的活动室,车站的服务也日趋人性化。
薪火相传服务旅客
邹侠作为这个服务班组的精神代表,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服务的第一线,而近年来,经过不断地锻炼,如今服务班里的姑娘都能独当一面,人人都是业务能手。“业务烂熟于心,流程娴熟于心,规范铭记于心,是进入这个服务班后我们坚持的信条。”作为班组长之一的乔静如今已经成为邹侠班长的“左右手”,成为一线服务人员的表率。
“为了建立真心真意服务乘客的心态,主动、细心地了解旅客的需求,邹侠班长对我们提出过四句要求:环境一尘不染,服务毫厘不差,遇事有礼有节,笑容发自内心。”乔静说,这些年的服务实践让她明白只有把小事做“细”、把常事做“新”、把难事做“巧”,才能让前来中心站的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感觉。
在服务旅客的同时,邹侠服务班将爱心服务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弱势群体。邹侠服务班与开发区的许多困难农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午收农忙时组织班组成员帮助困难农户抢收粮食;与阜阳老年公寓结成了帮扶对子,逢年过节时慰问老年公寓的孤寡老人,送文艺演出、打扫卫生、理发、剪指甲、陪老人聊天……丰富了老年公寓里孤寡老人的老年生活等。当记者见到乔静时,她刚刚送一名盲童上了前往学校的班车。“这是李乐,我们班组和车站为他开展爱心服务已经两年多了,如今他已经成了我们的朋友、家人。”乔静告诉记者,李乐是阜南县许堂乡人,母亲去世、父亲残疾,眼盲的他只能由年迈的奶奶爷爷照顾,他如今在亳州的盲童学校上学,邹侠服务班的成员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他乘车,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把这一情况上报给站里,站里和亳州车站进行了联系,专门为小李乐建立了爱心接送通道,邹侠服务班的成员负责给他送上车,亳州车站的人员会把他送到学校。
“这几年我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只要他来,班上的姐妹们都会买许多好吃的东西和学习用品给他,我们都希望尽自己的努力给他带去温暖。”乔静告诉记者,服务班成立这些年来,像这样的爱心活动她们做过许多,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郑刚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