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立成)去年以来,阜南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县有特色产业、乡有特色基地、村有特色产品”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具体工作中,该县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特色农业规模扩张,去年新增规模流转土地4.87万亩,完成计划的162%,其中由蔬菜、黄梨、中药材等规模种植大户流转2.2万亩。创建示范园区,搭建特色农业发展载体,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示范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县级农业示范园,目前12个建成并通过验收。创新循环农业,拓宽资源化利用途径,新建循环农业示范点41个,涌现出地城的“猪-沼-电”、会龙的“猪-沼-菜”等种养循环典型,田集、许堂等乡镇建立了梨园养鹅模式,柴集、龙王等乡镇建立了林下养鸡模式,鹿城镇开展了秸秆堆沤腐熟加工有机肥等。培育新型主体,激发特色农业发展活力,新增新型经营主体61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10家,家庭农场达300家。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该县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去年,该县新增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3个、总面积2.4万亩,其中大棚蔬菜3000亩、水生蔬菜4400亩、猫爪草1100亩、食用菌300亩;新增经果林1.52万亩。会龙、赵集、公桥、王店等乡镇突出辣椒特色,实施棚型改造、延迟上市时间,种植效益倍增;郜台、鹿城、洪河桥、龙王、苗集、段郢、田集等乡镇引进种植黄(红)皮杞柳、冬桃、早中熟梨、优质葡萄等新品种,使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新闻推荐
记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