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舞蹈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郭晓林
5月24日至26日,由市文广新局(体育局)主办,市演艺公司、市体育中心承办的第四届阜阳市曲艺小品、舞蹈、声乐、器乐调演在市体育馆举行。此次调演分为曲艺小品、舞蹈、声乐和器乐4个专场比赛,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八个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50多个节目入围。
原创歌曲凸显优势
5月24日上午9时许,声乐专场比赛的40多名选手抽签排位后,比赛正式开始。在宽敞的舞台上、明亮的聚光灯下,低婉哀诉的《她说》、高亢嘹亮的《九儿》……选手们用心演唱一首首歌曲的态度,逐渐营造出比赛竞争激烈的氛围。
来自阜南县选手李栋梁,在演唱完《悟空》后,走下舞台与听众交流现场反响。他说,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阜阳市“四项”调演,“感觉每个组的参赛选手的水平都挺高,希望下次参赛能选用原创歌曲。”
据了解,此次比赛中,原创歌曲有0.3分的加分。在预赛环节,通俗组赵世豪演唱的《心在路上》,以9.996分稳居前列进入决赛。对原创歌曲的重视,更是在决赛成绩中可见一斑。
经过一上午的预赛,声乐专场分别评选出通俗、民族和美声的前六名选手进入决赛。最终,曹宇、夏青、洪洁分获通俗、美声和民族组的一等奖,其中,曹宇演唱的《爱与梦同行》和夏青演唱的《永远跟着你》均为原创。
观看完声乐专场比赛的市民李东风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说:“很多歌曲以前都没有听过,更没想到美声一等奖的歌曲还是我们本土原创。”阜阳市国家一级演员马步峰是此次调演的负责人之一,她说:“调演活动是人才展示的平台,也是发掘好作品的机会,比赛对原创歌曲的重视,可以激发声乐人才的创作激情,提高阜阳市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民间演奏者的器乐情怀
在连续三天的调演活动中,25日进行的是器乐专场比赛,古筝、二胡、钢琴、唢呐等近20个不同类型的器乐演奏节目依次登场。
当天上午,参加比赛的薄小彬携家人和一支唢呐赶到现场。“早晨在车上练习了几段曲子,听说唢呐选手有好几位。”二十五六岁的薄小彬是安徽省薄战士民间小调艺术团的一员,他跟随父亲学习唢呐已有七八年了。“现在唢呐没有市场,听众也少了,吹奏的人也少了。”薄小彬也一度将唢呐搁置,“但我父亲说,如果将来民间乐器入选非遗,总要有人传承。”他说,参加此次调演活动也是因为对唢呐放不下。
一直坐在舞台后排观看的选手谢明明,是4位演奏唢呐的选手之一,他不时地将唢呐哨片抿在双唇中。待到上场前,他穿上提前准备的中式西装。“还是要认真对待,毕竟在阜阳市的器乐比赛不多。”最终,谢明明的《金色盾牌狂想曲》获得器乐专场冠军。
古筝、钢琴合奏《临安遗恨》的王秋婷和吕靖静说,在她们参加的两届阜阳市“四项”调演中,民间器乐选手不少,“希望今后能举办不同器乐的专场比赛,促进各类演奏者专业技能的提升。”
搭建平台助力演艺人才登上大舞台
截至25日中午,第四届阜阳曲艺小品、舞蹈、声乐、器乐调演已结束声乐、器乐专场比赛。市文广新局(体育局)艺术科负责人孙欢介绍,25日下午和26日分别进行曲艺小品和舞蹈专场的比赛。
参加声乐、器乐专场的许多选手表示收获颇多,尤其是能够现场得到专业评委的点评和指导。本届调研中,安徽省音协副主席谢林义、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原团长王耀武被邀请担任声乐、器乐专场评委。
“此次来到阜阳看到许多优秀选手,尤其是对唢呐演奏者们的表演很感动,他们对民族器乐的坚持精神值得称赞。”谢林义说,阜阳有培育传统器乐的土壤,还有选手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乐器相结合演奏中国故事,这让他看到了阜阳选手的实力和希望。
王耀武肯定了选手成绩,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说,第一次来到阜阳做评委,对选手的表现出乎意料,特别是民族组的选手,有的已达到省级水平,非常有潜力。“但在通俗和美声组,选手有技巧,但对歌曲的拿捏不够准确和深入,要做好声与情的统一。”王耀武说,他希望阜阳能够与省、国家各类比赛做好嫁接,让阜阳艺术人才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阜南县“三夏”见闻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