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救助管理站,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与家人失去联系,有些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年龄、住处这些基本信息都不知道,给救助站的日常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如何帮助他们早日回家、相关的生活保障和医疗费用又该由谁来承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
千方百计寻找家乡
在阜城人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经常会遇到一些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家庭住址的“三无人员”,他们经常在街头流浪乞讨,被公安部门发现之后,送往救助站接受救助。
今年春天,颍东公安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民警在北京路立交桥巡查时,发现一位16岁的流浪乞讨人员,随后送往市救助站。“1月20日晚22:50,我们接受了这名乞讨人员,在随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多次到河南淮滨等地给他寻找亲人。”市救助站负责人吴震告诉记者,这个小伙子名叫王飞,会说普通话,长期在阜阳车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拦车要钱。在救助过程中,工作人员得知他从12岁开始,先后在上海、广州等地流浪。为了赶在春节前把他送回老家,市救助站安排专车,带他到阜南县王化镇以及相邻的河南省淮滨县寻找亲人,均没有结果。
“经过半个月时间的努力,我们一直也没有找到王飞的家人。按照受助人的意愿,王飞最终选择了放弃救助。”吴震说,像王飞这样的“三无人员”虽说比较少,但是这却反映出失足少年在家庭管理方面的缺位,给社会救助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救助措施因人而异
近年来,市救助站先后救助过外地乞讨人员、本地“三无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聋哑乞讨老人等等,针对不同的受助人员,市救助站除安排他们返乡外,还依托王店镇敬老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等地,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按照救助规定,我们只要给外来流浪乞讨人员买一张到下一个救助站的火车票就行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确实需要帮助的‘三无人员\’,我们还会提供相关的救助措施。”吴震表示,每年春节前后,在阜阳火车站、汽车中心站附近都会出现一些上当受骗或钱包被偷的外来人员,在确认个人信息属实以后,救助站会为他们提供户籍所在地的返程车票和必要的餐费,保证他们顺利返回家乡。对于自己无法说明来历,且暂时找不到家人的老人,救助站会安排他们到“三无人员”定点救助机构——王店镇敬老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月发放生活补助,直至找到亲人。
目前,市救助站北侧的“三无人员”宿舍里,还居住着6位外来流浪乞讨人员。他们有些是聋哑人,有些语言不通,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好几年时间。“我们根据受助人员的性别、年龄、精神状况,给他们提供住宿和伙食,保证他们在这里的温饱和安全。”吴震说。
医疗救助费用开支加大
据了解,相对于“三无人员”的生活救助而言,医疗救助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开支。有些不适合站内救助的精神病人,会被送往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专业的精神治疗。
“从最近几年的医疗救助情况看,一些精神病人的医疗费用甚至高达10多万元。”吴震告诉记者,对于有精神疾病的“三无人员”,市财政需要负担他们的医疗费用,直至基本康复。有些受助对象一个疗程难以康复,生活不能自理,可能会有一些过激行为,就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开支也就更高。久而久之,就会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负担。
为此,吴震呼吁这些有智障或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不要轻易把家人抛弃,使得他们难以回归正常生活,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如果遇到患有疾病的家人走失,也应当及时报警,争取早日找回。因为在地方民政部门救助之前,他们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或伤害,给后期康复带来诸多麻烦。同时,应当积极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救助,共同为这一群体营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新闻推荐
6月14日,一台水稻插秧机在阜南县张寨镇贾楼村任庄村水田里作业。张寨镇是水稻种植大镇,今年午收后,该镇抢抓农时,及时插秧,生产忙而有序。 &nb...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