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菜贩占道经营影响了过往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
近几个月来,在阜城汽车西站旁边的白衣桥菜市东门附近,前来卖菜的流动摊贩几乎每天清晨都会占用中南大道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诸多不便。这些流动摊贩为何总是屡禁不止,市容管理方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正常经营秩序?近日,记者就此做了采访调查。
中南大道清晨常拥堵
这段时间,经常赶早到白衣桥菜市卖菜的市民发现,在市场东门附近,一些流动摊贩总是把蔬菜摆在中南大道两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有时甚至摆在西侧的机动车道上,影响过往车辆正常行驶。
“早上五点半来买菜,菜市场东门这个地方最堵,有批发菜的商贩,也有乡下来的菜农,有时候能把南北方向的路堵一半。”家住蓝色雅典小区的张玉海经常早起到白衣桥菜市买菜,算得上这个市场的常客。他告诉记者,每次来买菜的时候,市场门口都比市场里面热闹。这些流动商贩找不到地方摆摊,就直接把车停在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上,几个买菜的上前一围,很快就把路口堵上了,需要从南侧路口向西行驶的车辆无法在预留的右转车道实现分流。特别是周末两天,这种现象可能要持续到交通早高峰,妨碍了车辆正常通行。
“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从瑶海返回三塔,在这个路口特别需要小心路边的摊贩和行人。”来自三塔集镇的蔬菜零售商王月茹告诉记者,她每天早上都要到瑶海大市场批发蔬菜,有些卖菜的占道经营,在中南大道泉河桥和西站附近经常堵车,由北向南行驶远比由南向北行驶更困难。
流动摊点的游击战
7月18日和19日清晨,记者先后两次来到这里,只见曾经聚集在白衣桥菜市东门的流动摊贩已经转移到中南大道东侧。在西三角游园西侧的非机动车道两侧,一个数十米长的早市已经形成,而且还呈现出不断向南北两侧发展的态势。
“菜市场东门现在不让摆,我看到其他卖菜的都跑到路东边摆摊,就跟他们一起搬过来了。”来自河水铺的菜农程德玉告诉记者,他家里种了一亩多蔬菜,这段时间豆角、番茄、辣椒、葫芦陆续上市,他几乎每天都要来卖菜。如果来得早,有可能在菜市场门口的人行道上抢到一个好位置;要是来晚了,就只能往东摆。不过,菜市场经常在门口收管理费,到了六点钟以后,城管就不让摆了,还得往其他地方挪。这段时间,有些卖菜的电动三轮车开到了路东边,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市场,他也跟着搬到了东边。即便如此,菜市场的人也要到路东边收管理费,只是收费次数没有市场门口多,到了时间,城管协管员就一样也不让摆了。
7月19日早上6:10,记者在西三角公园西侧的早市看到,带着红袖章的市容协查员已经开始疏通非机动车道,催促卖西瓜、卖蔬菜的商贩赶紧离开。看到市容协查员催得急,一些菜农骑着电动车向北驶去。一位来自乡下的菜农情急之下,把两块钱四把的白菜一块五卖掉,之前两块钱一斤的秋葵也降到了一块钱一斤。
市容协查员清晨上路执法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早上5:50开始,来自鼓楼街道的十多名市容协查员就开始上路执法。到早上6:30左右,在白衣桥菜市东门和南门附近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基本被清理完毕,保证了交通早高峰期间的道路畅通。
“早上7:30左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监察支队要来拍照片,一旦发现占道经营就要扣我们的分。”颍州区鼓楼办事处市容协查外包公司负责人储敏告诉记者,在菜市场东门和南门附近卖菜的都是没有租赁摊位的乡下菜农和当地菜贩子,他们每天早上聚集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附近,给市容协查员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像东门附近这些卖菜的,认为向菜市场交了管理费就可以在这里摆摊,对我们的管理非常不理解;而南门附近的一些卖鱼的摊贩,都是常年在这里摆摊,小货车停在路边影响交通,杀鱼过程中还会在人行道上留下不少污垢。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大部分商贩能够主动配合市容协查员的工作,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商贩无论怎么说都不听,有的还要骂人。
“这段时间管得严,周一到周五早上六点半以后就没有卖菜的了,路上的烂菜叶子比以前少了很多。”在这一路口负责道路保洁的佳士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物业公司的巡查人员一旦发现路面上有垃圾,就要罚款50元。前段时间,他们凌晨3:00多钟就要上路保洁,卖菜的不走他们就不能下班,经常要干到中午11:00左右,100多米长的路一上午就得扫五六遍。现在早上6:30以后道路就畅通了,路面保洁的工作强度比以前降低了很多,希望城管部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朱艳明 通讯员 李鸿辉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