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记者在阜南县郜台、王化等稻区乡镇看到,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农户戴着草帽、背负药桶,在田间喷施农药。随着喷药杆左右摆动,细密的药水均匀喷洒在稻叶上。
眼下,正值玉米、水稻等在地农作物生长关键期,也是病虫害易发期。连日来,阜阳市气温居高不下。面对连续高温酷暑天气,各地农户头顶烈日,进行田间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农业部门通过开展送农技下乡、加强苗情监测、发布田管建议等举措,科学指导农户田管,力促秋粮丰产增收。
田间地头送服务
“老杜,你家这块田里的玉米长势不旺,个别叶片还出现了发黄现象,这是由于前期喷施矮壮素浓度过高造成的。”一大早,颍东区植保站站长陈金魁便来到冉庙乡种牛场附近杜运芳家的玉米田,为他的玉米田管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针对杜运芳地里玉米生长情况,陈金魁开出了田管处方:近期要结合雨水每亩撒施20至30公斤尿素,以利于促进植株叶壮、穗大、粒多,提高玉米产量。
农技人员田头传技,及时化解了杜运芳的田管难题,这得益于颍东区农业部门近期开展的“农技送下乡、服务到田头”活动。为争取秋粮丰产增收,颍东区农委近期从区农业中心遴选一批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农技知识全面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现场咨询、开办田头课堂、发放明白纸等形式,指导群众抓好在地作物管护。同时,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邀请省、市农业专家举办农技知识讲座,及时把田管技术、农技知识、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我们还结合夏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开展农资入户倒查等专项检查活动,向群众宣传农资识假辨假及法律维权知识,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打好基础。”颍东区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2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1万余份,培训农民1600多人次。
学田管正当时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悉,目前阜阳市玉米生长已经进入大喇叭期和抽雄吐丝期。由于近期气温较高,进入抽雄吐丝期的田块,有可能出现花粉败育,影响传粉受精和结实。近期高温雨水相间,玉米叶斑病、褐斑病、青枯病、锈病、取食叶片和籽粒的粘虫、蚜虫、玉米螟等病虫害,将会有不同程度发生。
针对当前玉米生长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田管工作。在雌穗3%至5%吐丝时追施攻粒肥,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高产田可亩追施15公斤左右。结合叶面喷肥防治病虫害,每亩用尿素0.5至0.7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至100公斤,再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兼防治粘虫、蚜虫、玉米螟、叶斑病、褐斑病、青枯病、锈病等。上午8点至10点,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结实率。清除田间空秆株,改善通风透光环境。授粉结束后,可采取隔株或隔行去雄,减少养分消耗。
水稻田管方面,要注意纹枯病、二化螟和稻飞虱等病虫的综合防治。具体防治方法为:亩用12.5%井冈?蜡芽菌水剂200至250克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穗满)20至30毫升或50%苯甲?丙环唑12毫升或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爱可)50克,也可亩用有效成份肟菌?戊唑醇7.5至11克或苯醚?丙环唑6克或氟环唑5至6.3克或己唑醇4至5克等农药;任选一种,采取“二次稀释”方法,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30公斤、手动喷雾器每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施药应选择在上午有露水时进行,加足药量、加大水量,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7至10天再防治一次。
此外,由于水稻受涝后抗逆性下降,长期排水不良等有利于细菌性病害发生流行。稻农应注意查治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具体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农用链霉素、叶枯唑等农药,实施喷雾防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徐立成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