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进入4月下旬,高考又到了最后40余天的倒计时。面对人生升学的大考,或紧张、或期待、或焦灼的情绪萦绕在每一个准高考生的心间。
事实上,不仅仅是准高考生们,高三老师们的那份期待和付出同样是难熬。日前,记者走进阜阳一中,感受着高三(25)班班主任申仲杰一天的生活。
起早摸黑成为常态
4月21日6点30分左右,伴着清晨的微光,35岁的申仲杰从美梦中醒来,轻巧地起床,洗洗刷刷就出了门,7∶00准时到校,刚赶上学生早自习。按照惯例,他在教室门口走走、看看,有没有学生迟到的,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学生没来的或者状态不佳的。“到了冲刺阶段,学生学习很辛苦,个别学生身体会吃不消,就怕他们硬撑着。所以,我作为班主任,每天早晨都要过来看看。”事实上,申仲杰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这几天,他就接到好几通家长打来的告假电话。
为了学生,早晨摸黑出门的作息时间,对于申仲杰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或到教室巡视,或到办公室整理整理教案,一个早晨的时间一晃而过。趁着第一节没课,申仲杰又急匆匆地回了趟家。“家里还有一双4周岁的儿女,等着我送去幼儿园上学。”原来,申仲杰的爱人和他一样,也是一名高三老师,工作忙而且学校离家远,照顾孩子的重担多半落在了家里老人和他的身上。“两个孩子小,而且比较闹,家里老人带的也很辛苦。所以,我一有空就会多陪陪他们,或者接送上学和放学。”申仲杰告诉记者,有时候夫妻俩实在太忙,以至于孩子一见在家就会问:“今天有没有早自习”、“可不可以不要去上班”……
“考虑到我家里有两个孩子,学校比较照顾,虽然我上三个班的数学课,基本都排在第一节课后。要不然,每天早晨真的会像打仗一样忙。”申仲杰笑着说。
“跳”进题海为学生寻找“捷径”
收拾好家里的两个小孩子,上午10点,申仲杰又走进高三(25)班的教室,“收拾”起这群大孩子们。
就在上个周末,学校参与了“江淮十校协作体”联考,当天,申仲杰的上课内容以评析试卷为主。
“这个立体几何题是求解一个定点到一个动点距离的最小值。遇到这种题目,首先要考虑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将空间上两点间的距离转化为求函数最值。”讲台上,一米八几的申仲杰手拿试卷,面对学生的错题,他介绍着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以为此题解析告一段落,他却话锋一转,“当然,这题还可以将其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去求解。具体的步骤,你们自己好好想想。”
正听得津津有味,申仲杰却“留了一手”,难免让人“咬牙切齿”。好在,他的学生们早已习惯这种上课模式,认真摸索解题方法和步骤,并等着其他同学或者申仲杰的最后总结。“这样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提升课堂的思维量,让知识建起网状结构,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申仲杰说,长期以来,他的这种教授模式在学生中间反响不错,颇受欢迎。但为了上好课,他没少下工夫。一方面鼓励学生跳出题海,他自己却毅然跳进了题海,需要查阅诸多资料及搜索精题、专题专练,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学会一题多解。“就像这150分的试卷,为了给学生做最精细讲解,我花费了一晚上的工夫。”
2004年从教至今,申仲杰一直带高三课。但今年这届高三的科技创新班,却让他倍感吃力和压力。“全班共有63个学生,基础都很好,所以,上起课来,既轻松又有点挑战;此外,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们的期望,让我们变压力为动力。”申仲杰说,也正基于此,所以,每次考试,他的心情和学生是一样的,正确面对现实,积极调整心态。“但我想,无论对于生活、工作还是学习,只要尽心尽力,不遗憾就好。”
照顾好备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连着上两节数学课,申仲杰已略感疲惫,匆匆吃完中饭,回家休息一小时。因为下午还有一节数学课,还要看着学生上晚自习;不仅要照顾好学生的学习,更好关心他们的生活。“这对高三班主任来说,很是辛苦和欣慰。”
晚上6点多到10点多,是学生晚自习时间。前两节课排有老师看堂,申仲杰倒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挤点时间备课。第三节晚自习,学生自由复习,申仲杰又不由自主地跑到教室门口看看、走走。本想着找几个学生聊聊天,却被班里一个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孩子“捷足先登”了。原来,最近几次考试,这个男孩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接二连三“失败”,让学习刻苦有上劲心的他,难免有点“没底”了。每遇到这种情况,申仲杰总能感同身受给学生开解一番,给他们信心和力量。
申仲杰告诉记者,在高二年级,他主动给学生开展了“励志教育”和“挫折教育”,就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但到了最后时刻,学生还是会出现这种或那样的状况。“所以,最后这段时间,我总是鼓励学生,放松心态,回归课本,狠抓基础,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注意作息调整等等。”
时针指向晚上10点,申仲杰眼看着还有些学生在教室“恋战”。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他狠心把学生“赶”出教室,一遍遍叮嘱学生早点回去休息,养好精神。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教室熄灯后,申仲杰才回到办公室,和与自己一样在学校的高三老师们,趁着昏黄的灯光走出校门,匆匆结束了与学生备考的一天。
黑夜过后,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奋战的黎明。
新闻推荐
盐是百味王,碘是智慧花,低钠补碘让生活更健康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