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韦石)4月11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召开,总结去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鼓劲加压,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市委书记于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平主持会议,市领导亓龙、耿玲、卢仕仁、方旭出席会议。
去年以来,阜阳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了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2013年,全市在建500万元以上市外投资项目1580个,实际到位资金665亿余元,同比增长31.5%,大连万达、天泽业达、祥源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项目落户阜阳。
于勇在讲话时指出,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了今年全市1000亿元、各县市区100亿元的投资目标,目的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高投入,推动经济的快增长。扩大有效投入重点靠招商引资,我们必须把其作为推动阜阳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战略性举措,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升级进位的战略抓手。当前,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势头迅猛,阜阳迎来了加快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时机,正成为一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谋划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地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以更加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于勇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要改进方式方法,在精准招商上下功夫。进一步理清招商思路,提升招商能力,积极外出招商,紧紧围绕阜阳市产业特色,精心组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特别要加强活动后的跟进联络,确保后续效应充分释放。要提升质量效益,在挑商选资上下功夫。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引资、引技与引智相结合,严把招商引资质量关,加快招商引资对象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转变,由单一生产制造环节、单一项目引进向集群式引进、抱团转移转变。要建好引资平台,在园区建设上下功夫。把园区特别是省级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载体,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扩区升级,创建特色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办法。
于勇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策向招商引资倾斜、力量向招商引资集中、资源向招商引资聚集,以坚强有力的保障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使之始终贯穿于阜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时刻把招商引资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常抓不懈,不断增强阜阳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对招商引资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不仅要重奖,还要重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市广大干部招商引资热情。
就贯彻会议精神,李平指出,对于阜阳来说,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扩大投资的主要渠道,是对外开放的主要抓手。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工作的位置,将其作为牵动全局的大事抓在手上;要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招工业项目、主攻大项目、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招节能环保项目。
李平强调,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提升能力,下一步要着力实现四个转变: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倡导小兵团作战,有针对性地招商;由单纯行政招商向社会招商转变,倡导各级各部门参与招商、引导企业自主招商、鼓励以商招商、利用农民工招商;由粗放型招商向精细化招商转变,选准方向有的放矢;由奢侈型招商向廉洁型招商转变,坚决落实八项规定,降低招商成本。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卢仕仁宣读了关于表彰2013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通报;副市长方旭作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报告;招商引资先进单位颍州区、市环保局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