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边,如果你听到“嘭”地一声响,随后闻到一股爆米花的清香,没准会唤起儿时对“爆米花”的回忆。近日,记者在阜城清河东路中清河桥边,被这种“爆炸”声吓了一跳。这是爆米花师傅秦船河在加工爆米花。
今年48岁的秦船河,是加工爆米花的老手了。30多年前,当时十五六岁的他,就已远赴天津,做起了爆米花生意。“顾客提供粮食,我只收个加工费;一锅炸出来,加工费两毛或两毛五;当时,这个价格比在阜阳找工作强多了。”秦船河告诉记者。
婚后一年多,秦船河家里有了一个女儿,家庭的经济压力变大了。于是,他捡起老本行,又来到青岛做爆米花生意,一干就是七八年。后来,爆米花生意越来越难做,他离开青岛,来到北京,在人流量较大的北京动物园门口,做起了糖葫芦生意。没做多久,就被当地市容部门给取缔了。在外生意难做,他又一次回到家中。“当时,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我又离开了家乡,外出务工,最终因工厂倒闭,失去了工作。”秦船河说,在外生意不好做,妻子腿脚不灵便,孩子也希望我守在他们身边。最后,还是选择留在阜阳,重新干起了老本行。
这几年,秦船河的经营方法有了新变化,由原来市民拿着粮食找他加工,转变为他自己准备粮食,炸好后,装成几个小包装,一包包地零售,产品的花样也变得多起来。“玉米、大米、麦子、黄豆、蚕豆都能炸,一包三四块钱,一锅能卖一二十块钱,一天能赚几十块钱;常年在中清河桥边,和周边的市民渐渐熟络了,还有一些回头客。”秦船河说,爆米花挣不了大钱,就是图个自由自在,给家里能多挣些零花钱;平时还是以种地为主,家里几个兄弟的地都不种了,他给包了下来,加上自家的,总共十几亩地,平时也闲不住,农忙的时候就顾不上爆米花生意了。
“现在,小女儿读大学了,儿子读高三,成绩不错,他们是我的骄傲。”秦船河说,现在,村里人大部分都盖了新房,他家还是旧房子呢,心里着急啊,不干不行,不能闲着!村里大部分同龄人都外出务工了。“孩子们不让我出去,我在家里也能照顾妻子,多干活,勤快些,照样可以挣到钱,为儿子将来上大学攒点学费,还盼着能早点盖上新房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孙翔宇 桑晓媛)近日,市畜牧兽医局、市环保局成立联合督查组,对阜阳市71家被列入2014年度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计划的养殖企业进行现场督查和指导。 督查组实...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