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艳明
每天晚上,阜师院老校区操场上都有不少健身锻炼的市民。在操场西北角,有几位练习武术的市民,时而相互切磋拳法,时而拿起兵器挥舞,架势开阔,节奏明快。这套“优美”的武术就是张家拳,练习者是张家拳的第四代传人和喜好这套武术的追随者。
长期锻炼 陶冶情操
记者上前采访时,张玉亮正在与师弟张云涛一起切磋动作。“张氏拳法属于传统武术的一种,起源于清朝,在民国时期随第三代传人张栋才传入阜阳,因为只传内不传外,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张玉亮说,张家拳属于传统武术的一种,保留了武术中原有的技击动作,又融入了现代武术中具有欣赏性的特点,但和武术一样,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张氏拳法重在拳法的变化,注重散打实战,但必须以基本功为功底。“就像写字一样,许久不提笔,写出来的字,自然不美观;一样的道理,三天不锻炼基本功,功力自然会减退。”张玉亮说。
张玉亮是张家拳的第四代传门人,六岁开始习练武术,后拜师张栋才学习张家拳,今年59岁的他,这一练就是50多年。“坚持下来不容易,长期练习能够陶冶情操,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脾气急躁,练习张家拳的时候就容易安静下来,因为每次练习之前需要经过基本功的锻炼,这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全沉下去。”张玉亮告诉记者。
外练筋骨 内调脏腑
“我腰部曾经摔伤过,留下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横突肥大等后遗症。为配合治疗,有很长一段时间养伤恢复,没敢出来练习,后来伤势转好,一直坚持了下来。”张玉亮告诉记者,现在腰部已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了。
练习张家拳不仅能强筋健骨,对调节内脏也有功效。由于家族有遗传性心脏病史,张玉亮的父亲和兄弟姐妹都有遗传性心脏病,很早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唯独他没有做。“张家拳有些招式不仅可以练筋骨,有些招式是内功,可以养内,多年练习,心脏没有异常反应,也不需要做手术了。”张玉亮说。
张家拳的套路比较广,有些可以发力具有攻击性,有些可以不发力,用来强身健体。据张玉亮和张云涛介绍,现在,他们经常一起锻炼,既可以更好地传承张氏拳法,还可以增强体格。
传承武德 乐于助人
“目前,能学到传统武术精髓的很少,成人练太极的人比较多,孩子学跆拳道的比较多,即使去武校学习,很多只能学到皮毛,学不到精华;为表演目的而学的更是花拳绣腿。”张玉亮说,目前,张家拳已经摒弃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保守思想。每天清晨,他会在自家附近的广场免费授课;周一、周三、周四晚上在阜师院老校区的操场练习;周六下午在阜师院新校区带学员。目前没有退休的他,利用业余时间边练习边传授,生活过得很充实。
张云涛认为,习武之人要讲究武德,学习武术会让人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帮助处于危险中的人。在当代社会,这也是武术的价值之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方达 实习生 李雪梅 进入9月,暑假期间安静了两个多月的校园门口又热闹起来。文具店、零食店、小摊点又迎来了来来往往消费的学生和家长们。新学期、新气象,学生们要置备...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