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 肖龙
2013年五一前夕,也就是在父亲古稀之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一次我们姐弟四人回家看望父母,提出要给父亲过七十大寿。
“我今年都73岁了,不能再过七十大寿了!”父亲附在我的耳边,小声对我说。
“别和你娘说啊!”父亲又叮嘱我。
父亲的话让我非常惊讶,父亲的户口簿、身份证上都明明写着1943年5月1日出生,刚到70岁啊,怎么就73岁了呢?
“怎么回事啊?”我问道。
“我实际上比你娘大6岁呢,我哄她说比她大3岁,她一直都不知道!”
父亲一边和我解释,一边不时地看向堂屋的母亲,生怕母亲听到我们爷俩的谈话内容。
我恍然大悟。
“你大和你说的啥?”
“没啥。他说寿宴不办了!”
母亲半信半疑,抬头看了看一旁的父亲,又看了看我,然后问父亲:“你到底说了啥?还背着我说!”
父亲说:“没说啥。你不让办寿宴谁敢不听你的,我就是劝孩子不要办了,要不然又要惹你生气。”
“这还差不多。”母亲显然很满意父亲的解释。
很快,姐姐和小妹把饭做好,我们吃着原滋原味的土菜,聊着东家长西家短,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着团聚的欢乐,任亲情肆意弥漫。
皖北地区有个风俗,老人一旦过了50岁,每逢带3或者6的岁数,孩子都要给老人买鱼或者肉。五十三,逮个鲤鱼猛一蹿。五十六,吃块肉。六十三、六十六岁以及七十三、七十六岁乃至更大的岁数,都是如此。这个风俗饱含着子女对老人的祝福和关爱,寓意老人家吃了鱼、肉后身体更健康、更强壮、更长寿。
酒至半酣,天生快嘴的我忘记了父亲对我的叮嘱,端起酒杯,对父亲说:“大,我敬你一杯。下次回来我给你买条大鲤鱼啊,你必须要一顿吃完!”
“你大今年才七十,买啥鲤鱼。”母亲怪我道。
“不是,俺大今年七十三了,要吃鱼,大姐二姐还有三妹,你们都要给大买鱼吃!”
我的酒后真言,惊呆了我的姐姐和小妹,她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父亲。父亲放下筷子,起身要走,被母亲一把拉住。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许多。
“你说,你到底比我大几岁?”母亲很严肃地问。
“大六岁。”父亲低声回答。
“好啊,你一直说比我大三岁,到老了你说比我大六岁,你哄了我一辈子啊!”母亲气愤至极,把手中的筷子一扔。
此刻,父亲满脸的笑容早已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尴尬,从来不爱解释的父亲此刻更不知道该怎么向母亲解释。我们姐弟四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尤其是我,突然间有种闯了祸的感觉。
母亲气愤地坐在椅子上,把脸扭向门外,一言不发。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母亲突然问父亲,是不是干娘的点子?
父亲点了点头。看到已经不能再隐瞒,父亲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下。
母亲口中的“干娘”,是我父亲的干娘。俗话说,“没娘的孩子像根草”。父亲当年带着我的两个叔叔不远百里到阜阳县园艺场工作,三个孤儿无依无靠。举目无亲的父亲无奈之下在我外婆所在的村子里认了一个干娘,以求能有个家,来照应我两个年幼的叔叔。身无分文,还带着两个孩子,父亲的婚事一时成了难题。为了能够给父亲说上一门亲事,我的“干奶奶”就故意把父亲的年龄说小了三岁。于是,亲朋好友包括我母亲,都认为本来比母亲大六岁的父亲,只比母亲大三岁。这个秘密,只有父亲和我已经过世多年的“干奶奶”知道。
事情的原委已经一清二楚。母亲的脸色逐渐缓和下来,她转过身来,半愠半笑地说,今天要不是儿子说漏了嘴,看来我死了也不会知道你骗了我一辈子啊!
这时父亲也恢复了往常的笑容,说,谁打算哄你啊!要不是怕你脾气拐,年轻时我就告诉你了!
“借你个胆子你也不敢,一辈子胆小鬼!”
看着他们一来一往、半真半假的争吵,我们姐弟四个松了一口气,酒桌上又恢复了开始的温馨、温情,这场“谎言风波”就此消弭。
有时候,谎言并不都是恶意,相反,很多善意的谎言里都充满了对对方浓浓的爱意。像父亲,一生为人忠厚,诚实守信,多为乡邻夸赞。他“欺骗”母亲的初衷绝不是为了“骗婚”,否则他早就可以将真相和盘托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让母亲为此动怒、生气。
我想,这应该就是爱吧!
新闻推荐
旅行包藏着5公斤海洛因为合肥警方近十年来缴毒数量最多的个案;横跨川皖的贩毒团伙被端,成员以女性为主
为合肥警方近十年来缴毒数量最多的个案;横跨川皖的贩毒团伙被端,成员以女性为主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