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目前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一是解决辍学、失学问题,即“控辍保学”。2016年,全国有一亿四千多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是93.4%,一些孩子还没有完整接受完义务教育,辍学、失学的问题要解决。二是解决“读书无用论”问题。目前读书无用的观念在贫困地区影响比较大。三是遏制贫困农民和普通农民在教育上差距拉大的趋势。
教育好一个贫困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对于贫困地区的家庭来说,一个读书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希望,一个读书有成的学生也是一个家庭彻底脱贫的关键。但很多贫困家庭面临的现实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很多家庭砸锅卖铁辛辛苦苦地将孩子供完高中、大学,但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曾经有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这导致很多贫困家庭担心自己花光了积蓄供孩子上学,到最后却不能为家庭带来希望,不如早点外出打工早挣钱,最起码能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读书无用论”看似浅薄,却是无奈之下的现实选择。
从“扶上学”到“扶就业”,从学得好到用得上,教育扶贫的靶向还需更加到位。教育扶贫,不是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高中、大学,现阶段让无缘大学的贫困学子掌握一门技能,显得更迫切。这需要各级发展门类完善的职业教育,让原本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过早流入社会的孩子,能够在较轻的经济负担下,学到一技之长,然后走进企业、走上岗位,走上新的人生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
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文化和技能。阜阳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有大量贫困家庭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成才上。日前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拓宽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升学渠道,对未考上高中或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和“雨露计划”全覆盖,这将为贫困学子放飞梦想提供保障。
教育扶贫不是简单的升学、上学问题,而是就学与就业、个人发展紧密结合的问题。我们期待,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都能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艳明)3月14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通报会召开。副市长刘树生出席会议,界首、临泉等6个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省专项核查中阜阳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