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援朝
赵世相,明朝隆庆年间任颍州知州。作为当时的地方行政长官,他减轻颍州百姓的赋税和苛捐杂税,组织修葺颍州城墙和城楼,在阜阳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赵世相是河北临城人,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隆庆五年(1571年),赵世相任颍州知州。在任期间,他务实清廉、恪尽职守,多有建树。为了减轻当时百姓的沉重负担,赵世相果断去除多余的赋税和苛捐杂税,深受群众称赞。赵世相重视西湖书院建设和儒学教育,措资修葺文庙,倡捐置买学田,租给贫农耕种,以其收入充实学校教育经费。针对少数官吏在颍州码头、船行等敲榨勒索现象,赵世相颁发“禁止令”,严惩违规者,百姓纷纷称颂。
在担任颍州“一把手”期间,赵世相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贡献,即:对历年颍州损毁的城垣包括四周的角楼等,组织实施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万历元年(1573年),知州赵世将颍州城垣西北角的小西门稍向西移,并凿城设门,建“望湖楼”于城墙西北偶(现今,所谓赵世相筑南城“望霍楼”是因谐音而成史误)。当年,伫立在“望湖楼”上,即可观赏到碧光粼粼、广袤美丽的西湖秀色,获得身临其境的享受。赵世相在筑小西门的同时,还疏通了城内余水渲泄的通道,解除了城内的水患。
明万历十年(1582年),赵世相在山西提刑按察司佥事、整饬宁武兵备的岗位上致仕并请求退休。回乡后,他亲善和睦亲族,专心教导后人。他的兄长时年已80多岁,而赵世相自己也年逾70称为古稀,但他无微不至地亲自服侍,受到乡邻的赞扬和尊敬。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立成实习生王初少开一天车为环保尽一份力12月4日早上,家住阜城御景城小区的李女士比平时提前10分钟出门,来到小区对面的公交车站,准备乘公交车前往位于清河路的单位上班。候车、乘车……...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