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剪纸这朵乡韵悠远、情愫亘古的古老奇葩,经过多年艺术凝练传承和现代工艺的装潢包装,正在全国各地争奇斗艳,熠熠生辉。安徽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作为节日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另一种是用于建筑装饰、商标广告、礼品馈赠等,并可作为特殊的工艺品出口。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阜阳市政协委员;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阜阳剪纸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文化顾问、创作了世界最长的剪纸作品《和谐中华》献给2008奥运会;创作的《簪花仕女图》长卷被联合国收藏;心系灾区,关注灾民,作品义卖,支援灾区;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
2004年成立的“青平坊剪纸工作室”一直在为挽救、传承、发展、剪纸努力着,并与时俱进地创作与时代步伐发展的作品。“青平坊”商标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并且申请了专利。
2008年历经两年时间创作的世界上最大整张红色宣纸作品《和谐中华》,作品长223米,宽1米,作品面积2008平方尺,代表阜阳赠送给中国奥运会,引起巨大的震动,中央CCTV2,CCTV4,CCTV7相继播放,各大媒体都做了报道。
2008年11月剪纸作品《簪花仕女图》被联合国《全球最佳范例》公益文化活动展览中获奖并被永久收藏。
2009年为了弘扬中华孝道,歌颂和谐盛世。“青平坊剪纸工作室”精心组织创作了《中华孝道源远流长》、《敬老楷模孝感动天》两幅作品,作品各长60米、宽1米,向建国60周年献礼,在国家民族文化宫成功展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顾秀莲为这次展出剪彩。中国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主持了开幕式。
2012年创作26米长《盛世祥龙》被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做专题报道,做为龙年特色献礼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宋延坤无偿献血是慈善行为,用高昂的物质奖励去回报献血者,看起来有将慈善事业物质化或商业化的嫌疑,然而,我们却不应该忽略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物质奖励不仅能让献血者收到经济回报,也能让...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