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棚户区居民住上新房

来源:阜阳日报 2018-01-03 13:5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杨静文/文 郭海洋/摄

黄白相间的高楼林立,绿化设施完备,居民们三五成群聚在小花园里休息、聊天,在健身器材区做运动……当记者来到阜城颍泉区颍河综合治理阜涡路集中安置区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刚搬进安置区新房不久的市民饶月峰,每天都要在院子里溜达好几圈。想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他说自己做梦都能笑出声来。饶月峰一家四口人原本蜗居在抱龙桥附近的一间破旧瓦房里,周围环境嘈杂,卫生状况极差。搬离棚户区,成了一家人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梦想。

如今,这个梦变成了现实。随着阜阳市棚户区三年改造计划的有序推进,饶月峰在阜涡路安置区分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新房,尤其是小区内各种完善的配套设施,让饶月峰喜上眉梢。

“以前住在低矮平房,连卫生间也没有,用水不方便,用电不稳定,现在入住小区以后,交通、水电、通信都很方便,小孩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谈到现在的生活,饶月峰内心充满了感激。

像饶月峰一家这样,告别旧窝棚,住上新楼房,还有曾经住在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白衣桥社区阜师院北门棚户区的市民李志农。

“我们以前住的自建房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没有规划,杂乱拥挤,住宅区里排水系统很差,一到下雨天,庄里全是积水,垫上石头,路都不好过。”李志农说,除了排水不好外,加上租户多、人员复杂,外围都是商业门面,这里经常垃圾、粪便遍地,到处都散发着臭味、异味。

“这些年,我们出租铺面也挣了些钱,原本可以搬到更好的小区居住。可是,因为从小就在这里生活,已经习惯了这儿的生活环境,真的舍不得离开,就只能这么勉强住着。现在这里拆迁,我们拿到了不少赔偿款,我和儿子女儿都从附近小区买了新房,以后会继续在这里生活,生活质量提升了不少。”李志农说,听说未来这里会建成大型游园,可能还会有商业区,相信未来住在这里会很舒适。

“这个区域属于棚户区,大部分是群众自建的老民房,一些贫困户一家四五口人都挤在小房里,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原来的生活环境。自从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后,我们根据情况,很快落实了拆迁赔偿,一些房屋面积稍大的居民都住上了新房,条件最差的七八户困难群众也申请了公租房。对这里的住户来说,拆迁真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鼓楼街道办事处白衣桥项目征迁负责人吕敏介绍说。

据了解,近年来,阜阳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经历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变化。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各地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一批批鳞次栉比、风格各异、设施完备的安置区先后建成,并成为阜城棚改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实实在在改变了棚户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各地在拆迁过程中始终坚持安置优先,把安置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还清旧账、努力不欠新账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超前谋划、超前安置,通过挖掘整合各方面资源,采取了统建安置楼、开发商代建安置房、团购商品房、货币化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截止目前,仅阜城已筹集房源42431套,货币化安置16876户。越来越多的阜城居民正经历着居者有其屋的喜悦,掀开生活的崭新一页。

新闻推荐

颍州短暂改信州为何两年即废弃

通讯员李兴武阜阳历史悠久,自春秋胡子封国以来,历称汝阴、颍州、信州、顺昌,罢郡置州、废府存县,名称更迭互换,历朝不一。阜阳历史上州府郡一级行政区划,历时最长久的是颍州。从公元528年建置至公元191...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小芽菜也有大市场2018-01-02 11:35
猜你喜欢:
评论:(棚户区居民住上新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