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启俊
一张衣着单薄、满头冰花的“冰花男孩”照片,让云南鲁甸的小学生王福满成为2018年开年以来的第一个“网红”。在受到网络关注后,“冰花男孩”的学校已收到首批10万元捐款,孩子父亲的工作也得到落实。不过,帮一个人不难,难在解决个人所代表群体的普遍困境,对于众多孩子来说,上学路上还期待更多的温暖。
王福满家离学校有4.5公里,因气温太低,孩子步行一个多小时抵达教室后,头发和眉毛结满冰霜。一进教室,小男孩做了个鬼脸,引得班里的同学哈哈大笑。学校教师就抓拍了这张照片发给了校长,后来流传到了网上,引起许多网友的重视。
在人们看来,王福满身上贴了太多的标签,代表了一个群体、一种现象:他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家里有兄弟姐妹几人,都是留守儿童;他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所在小学班级教室内尚无取暖设备,家离学校4.5公里,平时都要走一个多小时来上学……这个群体的孩子承受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痛苦。由于是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在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上的欠缺,使得他们不得不承受远比同龄人多的负担,导致“每天都发生许多有关留守儿童艰辛生活的类似小插曲”。
解决王福满这样孩子的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不过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城市的孩子,也有和王福满一样的困境。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在平时接送孩子的过程中,笔者有着切身的感受:孩子们哪一个不是披星戴月上学放学?哪一个不是无论是在夏日袭人的热浪还是冬天凛冽的寒风中,都要风雨无阻赶到学校?哪个学校的门口没有挤着大量的小吃摊?因为校园不让带食品进去,没有时间吃早餐的孩子只能在校门口,就着寒风匆匆吞下一口包子……
虽说逆境会激发人的斗志,可寒冻冰冷的上学路、落后的物质条件,是不是会消解孩子对学习的精力投入,阻碍人的成长和成功?这个问题不得而知。不过,有观点认为,贫困会促使一个人奋发图强,但更多的是会影响整个人的身心健康,会带给一个人更多的自卑感。
令人欣慰的是,对于王福满们遇到的问题,社会各界正在极力抒解。远的是,跟着新闻的继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冰花男孩”小满,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单位启动“青春暖冬行动”,为受寒潮影响较严重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留守儿童送去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近是的,我们看到在月初的暴雪来临之际,阜阳市教育部门立即通过文件、媒体、网络等,安排学校停课,这一应急保安全举措获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市民纷纷为教育部门人性化管理点赞。
同样上学不易的还有很多孩子们,让孩子们的上学路更温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让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状况、破解农村公共服务滞后难题,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接受教育外,我们应有更多的“孩子视角”和人性化思维,在平时多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给孩子留下吃早餐的时间、冬季时调整放学时间、及时应对雨雪雾霾天气等等小事处着手,在风雨之中给孩子们撑一把保护伞。
新闻推荐
阜阳长途汽车中心站开展“温暖回家路”活动 阜城高校在校生可享8.5折票价优惠
本报讯(记者杨静文通讯员王喜玲)记者从阜阳长途汽车中心站获悉,为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拓展客运市场营销思路,响应市委市政府2018年“接您回家”活动,该站将于近期开展“温暖回家路”活动,对阜城大中专院...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