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武艳 文/摄
暴雪过后的阜阳,市民的日常生活早已转入了正轨。但对于尚未开门迎客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阜阳映像田园的负责人而言,心理及体力上的考验才刚刚开始。1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颍东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吕寨村,在阜阳映像田园项目处看到,“坚定信心勇抗雪灾、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红色标识牌格外醒目,上百名工人戴着手套、手持工具,穿梭于毁坏的大棚之间,灾后生产自救工作正在这里紧张展开。
清除积雪保大棚
走进阜阳映像田园生产区,眼前的4个连栋玻璃日光温室屹立不倒,房顶上也没有任何积雪,暴雪对其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记者走进之后才发现,每个温室内都摆放了数十个小火炉,大棚里温暖如春。
“这是我们唯一没有倒塌的四个连栋大棚。”阜阳映像田园的负责人潘志超告诉记者,阜阳映像田园生产区已建设连栋大棚13万平方米,雪灾损毁了7万平方米,保住的这5万平方米就是造价最高的两座玻璃日光温室。
为何这两座大棚没有在暴雪中倒塌?潘志超给出了答案:“一是因为这种玻璃日光温室的建设标准高,荷载量相对较大;二是由于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清除屋顶积雪、放置煤炉升温,才得以保住。”
然而,由于上次暴雪的降雪量大、下得又急,加上映像田园的大棚面积大,导致园区后排7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连栋大棚全部倒塌。潘志超说,“下雪之后,我们及时采取了抢救措施,但还是损失惨重。”
返场利用降损失
望着成片倒塌的温室大棚,潘志超的心如刀割一样:还未开业,就迎来一场强降雪,对整个园区几乎是一次致命打击。但是,他没有时间低迷不振,如何重振旗鼓才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重建开始得时间越早,我们的损失就越小。”潘志超说,暴雪之后,他及时联系了无锡、山东两地的施工队伍,经过调度,目前已有123人进场施工,开展受损大棚拆除工作。记者看到,拆除现场一片繁忙,一部分工人拧掉大棚主体钢架上的螺丝钉,将拆除后的钢架运送到空旷区域、分类放置;一部分工人小心翼翼地将没有损坏的遮阳网取下、折叠放好;还有一部分工人仔细检查连栋温室大棚的风机,查看其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经过几天的拆除工作,我们发现大棚的主体钢架基本上已经不能使用了,但遮阳网、风机、地下电缆这些未受损坏的材料,我们还会继续回收、检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返场利用,争取把暴雪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山东潍坊东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大棚重建施工队之一,其负责人张志强告诉记者,近日大型机械即可到场,如无意外,拆除工作将持续到春节。春节之后,将全面开启重建工作。
项目推进在行动
在生产区内,拆除重建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在生产区西侧,容积1.5万立方米的冷库建设并没有因此停步。
“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项目推进,越是损失严重,越是要想办法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潘志超说,雪灾带来的直接损失已经达到2600余万元,如果其他项目也因此停工的话,损失会更加严重。
尽管困难重重,阜阳映像田园新上马项目建设正在有序开展。“这座冷库将于1月底完工,年后,我们的保鲜库和另外一座冷库也将同时开建。”潘志超告诉记者,除了原计划中的新项目建设外,他还在对接上海野生动物园,争取在园区旅游区打造一个野生动物园;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荷花种资源基地项目落户园区。
“雪灾不可怕,可怕的是站不起来。面对雪灾我们积极应对,并更加努力地争取好项目落户阜阳,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建设大美阜阳。”潘志超表示,他有信心,在灾后重建的同时,做好其他项目的运营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尚原野实习生赵若薇)1月18日,2017阜阳互联盛典暨新媒体颁奖仪式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子球、市政协副主席葛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司学龙、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杨一心出席颁奖...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