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张永兴著作《老子的家教智慧》出版 为孩子打好道德底色

来源:阜阳日报 2018-01-26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冯启俊

近年来,家风家教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给孩子打好道德品格的亮丽“底色”?阜阳市家庭教育研究者张永兴的著作《老子的家教智慧》,提供了发人深思的答案:学会运用“老子的大智慧”开展家庭教育。

退而不休热衷家教公益讲座

“分清善恶是品德方面的能力,分清是非是智慧方面的能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就是智慧……”在很多少年宫、学校、社区的家庭教育讲台上,甚至机关单位的道德讲堂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个头发斑白、身材削瘦、眼神中充满智慧的身影,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国学讲师张永兴。1956年出生的张永兴,退休前是颍州区国税局的一名干部。退休后,他的忙碌丝毫不减。近年来,担任市网上家长学校校长、市关工委特聘讲师的张永兴,忙着到处举办讲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许多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案例,结合老子的理论,阐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2016年退休以来,张永兴已经举办了数十场公益家教讲座。他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让众多家长在深深折服中上了一节趣味横生的家教课。

给孩子打底色 道德养成是主色调

在张永兴看来,家教是家事更是国事。家教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健康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保障、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张永兴说,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染上不良习性,与其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很多孩子犯错惹祸的起因,不在外部,恰恰来源于家庭内部的原因。

“家庭教育千头万绪,但其核心部分一定是孩子道德习惯养成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就牵住了家庭教育的牛鼻子。”张永兴表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道德习惯的养成黄金期就是七岁以前。孩子出生以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父母言行的耳濡目染,孩子的道德品格行为习惯逐步形成,从此孩子有了自己的认知。这一过程人们习惯称为“打底色”,也叫“夯基础”。所以,家长给孩子打底色的时候要以道德习惯养成为主色调。

把大智慧融入家庭教育

多年来,张永兴保持了一个习惯:一年四季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凌晨4点到6点,他都要研读《道德经》,数十年勤读不缀。

近年来,张永兴针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反思,把对国学尤其是“老子思想”的研究融入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多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独有的家教见解,形成了这本55万字、600多页厚的著作《老子的家教智慧》。“家庭教育方面,有最好的老师,就是‘老子\’;这方面有精准的教材,就是《道德经》。”

张永兴说,《道德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数千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久弥新,它是人们解开宇宙之迷、探寻生命奥秘的一把钥匙,也是人们道德习惯养成的好教材。

道德教育,在许多家长眼中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但在张永兴看来,这既复杂又简单。张永兴说,小孙女张煜晗的一番简单的话,给了他很大启发:道和德就是道路呀;道德,就是走路,按照老师说的那样,爸爸妈妈开车走快车道,爷爷骑车走慢车道,我和奶奶步行就走人行道;遇到路口抬头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张永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好人生的道路。“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不该去做。应该做的事,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新闻推荐

流感高发期预防是关键

本报记者宋玉洁通讯员马怀业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不少人一不小心就中招了。近来,不少市民患上流感,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数据显示,2017年12月进入流感季节性高峰以来,全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流...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雪后自救减损失2018-01-22 19:37
猜你喜欢:
评论:(张永兴著作《老子的家教智慧》出版 为孩子打好道德底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