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时间,完成了厂房建设和设备组装任务;4个月时间,实现了招聘工人、投入生产和网上销售……短短一年时间,返乡创业企业——阜阳市洽娃食品有限公司就在颍东区正午镇大任村扎下了根,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企业创办人罗会福告诉笔者,企业刚投产4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小瓜子“炒”出了大市场。
近日,笔者前往颍东区正午镇大任村的扶贫工厂采访,老远就闻到一股夹着焦糖香的瓜子味。走进厂房,映入眼帘的是忙忙碌碌的工人,他们有的在搬运瓜子原料、有的在堆放成品箱、有的在分拣、有的在包装、有的在贴标签、有的在发货……这里就是罗会福创办的扶贫工厂。
罗会福的妻子是正午镇大任村人,缘于村里建设扶贫工厂的机遇,罗会福夫妇决定一同回到村里,把一整套炒瓜子的生产管理经营技术从外地带回家乡来发展。
说干就干。政企双方对接后迅速行动起来。正午镇在厂房建设用地,以及配套的水、电、路、货运广场等方面给予多方援助,并为企业招聘了50多名当地工人;企业方面,自建了3栋标准化厂房,上马了2条生产线、5条包装线、4条网销分包线。
罗会福打开一袋原味南瓜子,让大家品尝,又打开多个网站,让笔者看电商平台上的留言。洽娃食品网络营销负责人訾振杰介绍说,每天线上咨询的客户在500至1000人之间,平均每天发货量为2000至4000单,多的时候每天达1万至2万单,每单包装在2至4斤之间,便于发送。笔者看到,在企业网售客服中心,5台电脑不停地接单,一张张客户订单标签不停被打印出来,送到分包装车间。
“接下来的年货节,是线上销售的一个旺季,平均每天销量在1万单以上,15天下来,要完成销售额2000多万元。 ”訾振杰告诉笔者。
在分包装车间,1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工人干起活来动作麻利,配合默契。他们两人一组,一个人负责装箱,一个人负责粘胶带。 “一天下来,一个人能包装700至800个订单箱,能拿到150元的工资。 ”正在紧张工作的大任村陈庄村村民从前梅一边干活,一边对笔者说,她以前在家带孩子,一直没出门打工;现在好了,工厂离家不到两分钟的路,真是就业岗位送到了家门口。
罗会福说,作为大任村的扶贫项目,企业发展的责任重大,一方面要富民,让在工厂就业的村民能够拿到心仪的工资;另一方面要强村,每年企业要兑现村里的厂房租赁费、贫困户配资入股分红等9万元;以后,企业做大做强了,还要增加兑现比例,助力乡村振兴。
(戚武奇 丁治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秉文通讯员李京东)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2017年,阜阳市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大力整合各类资金,重点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脱贫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