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国美 文/摄
“作为中医人,我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学好用好专业知识,用中医针灸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多年来,阜阳市中医医院针推科主任邱晓琼凭借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给人留下了妙手仁心、甘于奉献的医生形象。
刻苦学医为病患
邱晓琼毕业于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针灸专业。1986年被分配到阜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他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初出茅庐的工作热情,也有不能应对临床上万般病情的忧虑。为了尽快掌握更好的针灸技术,他在工作中向老前辈求教,博览群书。这种虚心勤学的作风在他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一以贯之。
在挖掘和整理中医针灸诊疗技法工作中,他兼顾继承与创新,注重从医学古籍中汲取新知妙法,深入地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临床中灵活应用,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针灸技巧。能熟练运用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性疾患,获得了较高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2017年12月,邱晓琼拜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门下,跟师临床学习,虚心学习大师的“醒脑开窍”针法和宝贵经验。他表示自己定不负导师的期望,精术敬业,承古拓新,将中医针灸事业发扬光大。
独特诊疗显疗效
邱晓琼多年的从医经验塑造了他独特的诊疗风格。诊断上他主张辨病和辩证相结合;辩证上主张根据疾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病史,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及机体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治疗上“手如握虎”,形神合一,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娴熟运用针灸的多种疗法,主治颈肩腰腿疼痛性疾患以及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患。对疑难病症,如中风后失语、强直性脊柱炎、面神经病变等疾患,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及独特的治疗效果。
他善于因人施治、因病施治,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在诊治过程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急性发病期的患者,采用局部芒针针刺、腕踝针、刺络拔罐放血相结合的针灸治疗方法;对失眠、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等内妇科疾病的患者,采用腹针、辩证取穴针刺结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采用温针灸、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内服外熏的治疗方法;对腱鞘炎、网球肘、骨质增生的患者,采用针刺加局部艾灸疗法治疗。鲜明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收到较好疗效,得到了患者一致好评。
甘为阶梯传医术
2008年10月,阜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成立,邱晓琼全面负责针灸科工作,他甘为人梯、善植新秀,总是将自己的针灸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同科室医生马艳伟表示:“邱主任对疑难杂病的判断,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也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找到了方法。”
2014年9月,德国骨科医学专家到阜阳市中医院进行中西文化学术交流,亲自感受中医针灸神奇治疗方法,在业务交流时,邱主任以精湛的针刺手法拔罐技术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赞赏。
此外,作为中国针灸学会会员、阜阳市针灸学会副会长,他还时刻关注本学科发展研究前沿动态,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有关的学术会议和交流。多次承担市级中医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作为市健康巡演专家、市老年大学客座讲师,为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献出一己之力。
近十年来,在他的带领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针灸科已成为该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在保护、传承、发展中医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色,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超过98%。邱晓琼也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他带领的针灸科先后荣获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科室”、安徽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阜阳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2012年,以他主持的科研课题“翳风穴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获阜阳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玉洁尚原野通讯员张梦辰刘维阳)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六,春节假期临近尾声,阜阳火车站、阜阳机场迎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铁路方面,当天,阜阳火车站增开41列旅客列车,其中上海方向5列,杭甬方向10...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