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草”“苗”之斗

来源:亳州新报 2018-02-23 15:44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系原阜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科长)

◎王学敏

“草”与“苗”均属植物中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什么斗争。可在那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一伙为篡党夺权,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毒害着中华大地。这个谬论,直到“四个帮”垮台了,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批判,从理论上、思想上肃清了流毒,大步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阶段。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进行四十年了,国力强大了,按说没有必要再叙那个非常时期的历史了。那为什么还要写呢?事真有点巧合,有一部电视剧中点到了阜阳的问题,我是知情人,就不能不如实写下来。

中央电视台在去年底,重播经典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其中第39集中有周总理严肃批评阜阳地委书记,把亳县农民种植的中药材白芍,当成资本主义的草,并坐阵该县召开铲除白芍现场会,强迫群众5天里将4万多亩的白芍铲光。这事后来周总理知道了,非常生气,立刻召开农业部长会议,责问时任部长沙风: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带人到亳县将要成熟的4万亩白芍给砍了,你们知道吗?这么大的事情你们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农民的血汗钱啊!共损失900多万元哪!本来今年每人可以有10元的收入,家家户户都盼着……

周总理的批评,我在电视机前,一遍遍听,一个个字记,一滴滴泪水不停。我因人老了,手头不灵,怕记录有误,又特请年轻文人郑连才校正两遍(附后)。

行文至此,可能有人会问:我为什么关注这件事呢?因为我是眼见者。当时我是《阜阳报》改办为《阜阳通讯》的负责人之一,地委书记在亳县郊区某大队召开铲除白芍现场会,我不仅参加了采访,还作了报道。回忆那个铲除白芍的场面时,实在令人心痛、流泪,社员在田头上哭声一片。有的说:“本来今年每人有十来块钱的收入,可以补上一点吃饭、穿衣的钱,这下完了。”当我们一行人,中午回到县委招待所吃饭时,竟有一男士当面指着地委书记问良心弄哪去了。后来打听,骂人者是县农业局副局长。时任县委书记周鹏程对我说,砍白芍,心不忍,顶不住上级的压力呀!

一番思忆后,我又老想着一个问题,周总理是咋知道这件事的呢?一定要打听到这位反映情况的功臣。于是,我先向新华社安徽分社几位熟人打听,都说没写过这方面的内参报总理;又问《安徽日报》的老同志,回答也是否定的。有的在回答中还跟我开玩笑说:“当时正赶上农业学大寨运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谁敢反映铲除资本主义苗的事!”不过,在我询访中,最后阜阳行署老副专员魏建功,当时他在亳县工作,给我指点了一个可询问的人。

这个人叫梁志远,砍白芍时任县农业局副局长,为人正派,坚持原则,敢说实话,而且又是一名大笔杆子。今年近90岁了,记忆力蛮好。他在电话里跟我讲:“周总理咋知道亳县砍白芍的事,我真不知道缘由,不过在这个事件后,我曾就亳县的白芍历史、作用及事件经过向周总理写过人民来信。为什么给总理写信呢?因为‘文革\’中全国乱透了,谁也顾不得下边的事,只有他老人家真心关心人民……”梁老还告诉我,自从砍白芍事件,周总理批评了农业部后,随之转机来了,1975年,省生产指挥组专门下达一份文件,要求亳县发展种白芍事业,每年不能少于万亩。当地委那位领导知道亳县又种白芍了,非常不高兴,亲自到亳县检查,梁志远把省里的文件拿出来给他看,他“啊”了一声,不再追问来去。这事是不是总理之意?就说不准了。

梁志远向总理反映亳县白芍有千年历史,不是乱说的,的确有据。亳县白芍自东汉以来,就有个体户散种植,随着时间推移,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但有大面积种植,而且有大量加工、炮制、经营的大好局面,以全国四大药都之一而著称于世。真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繁荣发展,品质优良”,如今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

深信,党的十九大以后,亳县中药材事业会有更新的创新发展。

附录:《海棠依旧》第39集中周总理有段话救了亳县白芍

由于我的身体原因,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坐下来说一说了。今天,我把我们的农业部长沙风同志也请来了,我们好好地说一说。(沙风:周总理,我的工作没有做好,请您批评)如果批评有用,我今天就不坐在这里了。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农业学大寨,是学大寨的精神,可是,为什么落实到下面,就这么困难呢?(沙风:主要是下面的干部缺乏学习,还有害怕检查组下来检查,看不到学大寨的实际效果,挨批斗)那就把就要收成的4万多亩白芍给砍了。这件事,发生在安徽亳县,你们知道吗?这么大的事情,你们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农民的血汗钱啊!4万多亩白芍,损失了900多万元哪!我这里的调查报告显示:就是因为当地的地委书记听到了有人说,这里的4万亩白芍是全县乃至全地区最长的资本主义尾巴。5天之内,全部割掉,要改种大寨田,老百姓是流着眼泪,一棵一棵地把它毁完。本来今年每人可以有10元的收入,家家户户都盼着,家里的油盐酱醋、穿衣吃饭,全靠着这份收入啊!

新闻推荐

专机接您回家

2月11日20时38分,KN5912次深圳-阜阳包机在阜阳机场缓缓降落,100多名阜阳籍在深圳工作人员鱼贯而出,走下舷梯,正在此处接机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满面笑容地向他们打招呼:“欢迎回家,欢迎回家过年!”随后,这...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颍东插花看灯会2018-02-23 10:01
猜你喜欢:
评论:(“草”“苗”之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