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风光 实习生 王雪萍 通讯员 薛沛 赵廷伟
今年春运开始后,90后的蔡鸿飞参加了春运志愿者活动。早上5:30,蔡鸿飞被闹铃声惊醒。简单洗漱、胡乱扒拉两口早餐后,他坐上了26路公交车,前往阜阳火车站。在那里,他开始了新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1997年出生的蔡鸿飞是第一次参加春运志愿服务,但21岁的他对志愿服务并不陌生。在去年举办的“十三运”、“文博会”两大活动期间,作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学生的蔡鸿飞是全程志愿者。目前,他的志愿服务已累计超过200小时。
蔡鸿飞说,当得知2018年春运需要志愿者时,蔡鸿飞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选拔、培训,蔡鸿飞正式成为一名春运志愿者。能够远赴800公里开外的宁波接老乡回家过年,蔡鸿飞想想就激动。2日5日晚上,第一次参加春运志愿服务的他,在好奇和欣喜中踏上了开往宁波的列车。7日下午,在宁波火车站广场引导在甬老乡进站候车三个多小时后,蔡鸿飞感觉两腿酸疼,当日晚上,满载1200余名老乡的列车驶回阜阳。
列车上,到处是熟悉的乡音,人人脸上洋溢着返乡的喜悦,这让蔡鸿飞倍感欣慰。“政府关心在外农民工,接他们回家过年。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能参与志愿服务,感觉很荣幸也很自豪。”蔡鸿飞说。
可是,考验也紧随而至,连续几天奔波,再加上全程硬座,在列车开出六个小时后,蔡鸿飞感觉头晕胸闷。“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长途火车。”蔡鸿飞说,困乏难捱,在一瞬间,一个念头浮现:我为啥要长途跋涉参加这次活动。
但是,当听到车厢内老乡均匀的鼾声,看着小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酣睡的满足神情,蔡鸿飞又感觉,这次长途志愿服务很值得。陪伴老乡们返乡,累,但很快乐。
8日早上列车抵阜后,蔡鸿飞迅速调整好状态,他又活跃在阜阳火车站的广场上,帮助抱小孩、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乡,扛起大袋的行李,蔡鸿飞感觉无比充实。
“每天都是早上7点半之前到达火车站,中午就在火车站附近吃点,下午五六点到家。”蔡鸿飞说,几天来,微信运动记录显示,每天都在两万多步。
“有机会参与春运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历练,这个寒假我就没白过,累点哪怕受点儿委屈也不算什么。”蔡鸿飞说,每天晚上回去躺在床上,一张张在列车上熬了数小时疲倦不堪的面容,以及乘客们在抵达家乡出车门时发自内心的喜悦历历在目,再想想每次给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后,收获的一个个“谢谢”,就会觉得心里暖暖的。
据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从去年12月中旬起,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就开始招募志愿者,招募结束后,又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志愿服务岗位介绍、志愿服务着装和礼仪、志愿汇APP应用等培训。2月7日,2018年“接您回家”活动正式开始前一天,团市委对火车站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实地培训,精心安排服务岗位和路线。
为保障志愿服务顺利开展,团市委还为志愿者们配发了统一的冲锋衣、志愿帽、徽章、手套和志愿者证等服务装备;为志愿者们提供服务期间午餐和休息场地;为志愿者购买了保险;联合市交通运输局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春运期间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交通保障。
在今年“接您回家”活动中,各县市区有5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整个春运期间,市、县两级团组织带领900名青年志愿者,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提供志愿服务,在方便乘客出行的同时,展现家乡青年新风貌,宣传大美阜阳建设成就,讲好阜阳青春奋斗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玉洁通讯员董侠)如今,乘坐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拒载、不打表等违规行为,降低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也影响了城市的文明形象。2月1日至3月12日,阜城开展出租汽车客运市场2018...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