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玉洁/文 穆可亮/摄
学生社团丰富多彩,图书漂流分享知识,实践基地体验劳动……近年来,颍泉区教育局以创新发展为核心、以传承经典为抓手、以特色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品位,提高学生素质,先后涌现一批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形成了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助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传统文化 润泽校园
走进阜阳实验小学,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在东北角的艺术长廊,书法墙从“楷、行、隶、篆、草”五种书法字体的代表帖中,汇集了历代圣人先哲的精髓名句;教室里、楼道中,悬挂着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故事展板、名人画像;校园东侧的浮雕墙,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科学精神的震撼。
“学校把传统文化融进建筑里,让建筑会说话,让墙面会呼吸,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环境的教育力量。”阜阳实验小学校长王玲介绍说,学校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希望学生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例如,少儿艺术节上,把经典诵读纳入比赛项目;每一次升旗仪式,宣讲中华传统美德;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二十四节气,都会开展特色文化教育活动。
文化是学校办学得以持续的根和魂,是育人之本,是特色学校创建成功的标志。近年来,颍泉区学校把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贯穿于特色学校创建的始终,泉颍中学的“传承太极文化”、泉颍小学的“养心教育”、太山庙小学的“经典书法”、宁老庄中心小学的“传承老庄文化”、北京路一小的“京剧课堂”……随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学生们在学习中传承精华、在学习中启迪梦想,学校成为学生怡情养志、求知治学的殿堂。
体验教育 内化于心
每到周末,在颍泉区宁老庄镇曹寨村,都有一群学生在田地里劳动。这是阜阳四中的科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是阜阳市中小学首个科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亩的实验田被分成了几十块,每一块交给一个班级打理。为了组织好一周一次的劳动,班主任要提前准备工具、种子,挑选班级成员,扮演好农技人员和农民的角色,一边干活一边指导。
“我们挥洒了汗水,收获了快乐。我们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好好学习。”肖旭恒是阜阳四中的一名学生,完成蔬菜种植劳动后,他产生了这样的感悟。参加了翻地,种植了蒜、油菜的吴世龙同学则学习了许多农事小常识:“收获了共同劳动、共同成长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正所谓‘粒粒皆辛苦\’啊。”
“从引导到体验、从体验到内化。学校一直重视有学生主动参与的体验式教育。”阜阳四中负责人刘杰说,科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农业种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这对于学生劳动意识的教育、毅力的锻炼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三十里远足、“一元捐助、同心圆梦”关爱行动、“模拟法庭”主题班会等,把抽象的仁、义、礼、智、信等外化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潜移默化的洗礼心灵,完善人格。
培养习惯 爱上读书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阜阳九中通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爱上读书,爱上学习。
最是书香能醉人。阜阳九中校园里设置了十来个图书漂流点,收集了1.5万余册图书,为全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以书换书、循环利用、绿色阅读的重要平台。为使图书有条不紊地漂向每个爱书人的手中,学校制定并公布了漂流公约,在参与漂流活动的书上都盖了图书漂流专用章。在漂流点,学生自愿借阅,自主登记,不付押金,全天候开放。“这种图书借阅形式新鲜,扩大了阅读范围,节省了买书的花费。我一定好好利用机会,多读书,读好书,做好学生。”该校九年级(4)班的陈晶同学这样说。
“通过图书漂流活动,全校师生的阅读行为和习惯渐渐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环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精神家园的神奇之门。”阜阳九中校长李宜强介绍说,此外,学校还经常利用“读书分享会”“好书交换站”“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多彩活动 陶冶情操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面镜子。围绕“把社团活动打造成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颍泉区立足自身优势和教育特点,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求,发掘学生潜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光发亮的成长空间。
颍泉区三里小学成立了篮球、乒乓球、跆拳道、拉丁舞、民族舞、合唱团、手工班等学校社团,把每周三下午规定为社团活动时间。在乒乓球社团,社员们两两对决,你推我挡,毫不相让;书法室里,翰墨飘香,小小书法家沉浸于汉字古韵之美;合唱社团,优美的旋律、悠扬的歌声缕缕袅袅;美术室中,学生用画笔描绘着他们心中的多彩世界。
其实,开展学校社团活动的学校不仅仅是三里小学一个,阜阳十九中、北京路第一小学、中市中心校等学校以兴趣性、自主性、创新性和选择性为主,积极探索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全区各学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创新培植,分步实施已经形成了学校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每年力争创建市级特色学校三至五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到2020年,打造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教师素质优良、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颍泉区教育局局长刘阳表示。
新闻推荐
元宵是春节客运与出游节点。3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各旅游平台获悉,按往年大数据测算,这一波返程高峰将持续至3月5日,即正月十八。“曲线返程”带来大量中转客,也意外催热机场周边酒店...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