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算病,只要吃点降压药维持一下就可以了?当心,太大意可能会酿成大祸。近日,一位“资深”高血压患者因为小小的“感冒”诱发心衰、肾衰,险些丧命。而“索命”的“祸首”,正是导致其高血压的“元凶”——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专家提醒,3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高血压,吃药也控制不住,一定要当心是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A
30岁小伙饱受“易疲劳”困扰
“医生,我老觉得累,尤其是两条腿,总是酸胀无力,走几步路就喘,最近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了。”不久前,安医大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葛圣林接诊了一位患者。奇怪的是,他进入诊室后说的不是心血管疾病,而是不停地抱怨“易疲劳”。
这位患者姓高,30岁,阜阳人,在北京工作。小高饱受“易疲劳”困扰,近半年来,跑遍北京的大医院都没查出原因,趁春节返乡,他抱着一线希望又来到了安医大一附院。葛圣林询问既往病史得知,小高查出高血压已有7年多,血压“飙”到了200/150mmHg,吃药也控制不住。
“这应该是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葛圣林诊断道。降主动脉是心脏给下半身供应血液的一条“主干道”,先天性缩窄导致血流不畅形成血栓,导致小高的降主动脉几乎全被堵塞。“长期以来,患者下半身血液供给全靠降主动脉附近的一些细小血管完成,心脏负荷过重,血压‘爆表\’。而他的腹腔脏器则处于缺血状态,双腿血压几乎为零,才会觉得无力。”葛圣林解释道。
B
人造血管架设“血管桥”畅通降主动脉
鉴于小高当前的状况,葛圣林建议他立即手术。然而,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发病率低,“五年前对这个病的认知率极低,全国手术经验都很少,手术复杂,风险大。”心脏大血管外科大血管病区副主任医师冯俊波介绍道。
更“恐怖”的是,入院后进行术前检查时,小高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加重了他的病情,也增加了手术风险。经过严谨的分析讨论之后,葛圣林主任团队决定,经胸腹联合切口“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这是安徽省首例自主通过这种手术方式治疗主动脉缩窄。
小高的降主动脉几乎被血栓“堵死”,要想“疏通”很困难,极可能会引发大出血,唯有在升主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用人造血管架设一条“血管桥”。胸腹联合切口涉及的脏器较多,对血管吻合技术要求也非常高,为了确保植入的人工血管走形正常,不对腹腔脏器产生影响,手术团队特邀肝胆外科专家赵红川参与会诊。
最终,在手术团队的通力合作下,一条30cm长、18mm粗的“血管桥”横跨胸腹,有力地保证了小高下半身的血液供给。手术后,小高四肢的血压立刻恢复正常,心功能、肾功能也逐渐恢复。
C
年轻人血压“飙升”当心继发性高血压
“有高血压的年轻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吃了降压药依然控制不良,又时常感到四肢酸胀无力,千万不要大意,最好尽快前往医院检查,排查是否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冯俊波提醒道。
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最常见,病因不明、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控制。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比如: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在内的大血管病变,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性或肾血管性高血压,甲亢、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性高血压,或是神经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它疾病。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几乎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而其中至少有5%~10%的患者是继发性高血压。
该如何识别继发性高血压呢?冯俊波说有几个判断标准:高血压发病时年龄较轻,比如儿童,或是40岁以下的人群;一发现高血压,舒张压就比较高,而且病情进展较快;具有日间波动较大、呈阵发性,左右两臂的血压值相差过大,或上下肢的血压值相差过大,颈动脉和腹主动脉有血管杂音等特点。另外,继发性高血压还通常伴有原发病的症状,使用3种以上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2周以上,血压仍大于140/90mmHg。晨报记者王靓通讯员张薇
新闻推荐
关注颍东城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