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阜阳市北京路第一小学的课堂上,一直把经典诵读和养成教育作为重要一课来上,除了每天必有的晨读,学校每年还开展经典诵读等比赛活动。
书声琅琅诵读经典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朗朗书声从校园传出来。这是4月14日笔者走进该校五(1)班早读课堂时,听到学生们诵读《弟子规》的片段。当问起诵读这些经典对学生的影响时,来自五(1)班的任欣宇说:“刚开始读这些,对有些句子一知半解,渐渐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它教我们学礼仪道德,做一个有知识懂礼貌的学生。”
北京路一小2008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刚开始时,不少家长就很支持,读了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反映,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懂事了。这一点,校长潘鑫峰的感受最深,作为语文老师的他从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学生一点一滴的变化,当布置到家庭亲子关系类的作文时,学生们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描写父母的辛苦,并引用经典诵读里的语句,这就是学校开展这项活动的最好收获。
好习惯受用一生
“同学你好,请把你带早餐用的塑料袋扔到垃圾箱,请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在学校大门口,每天都会有值班的校园志愿者,用温馨的话语传递着一种行为习惯礼仪;“老师您好,老师辛苦了!”这里的学生见到老师时会停下来微笑地敬个少先队礼;“上楼梯靠右边,下楼梯靠右边!”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不时有同学提示着上下楼梯的规则,笔者所到之处所见到的尽是学生良好习惯的体现。
近年来,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活动已成为北京路一小的特色工作。据介绍,北京路一小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经典,讲礼仪”主题班会、“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演讲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小公民道德促进行动”,还举行了中华传统诗词朗诵比赛、歌咏比赛、黑板报和手抄报比赛,先后评选了“读书之星”、“书香班级”、“文明礼仪标兵”等。学校申报的省级课题《古诗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顺利结题。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师生的诵读热情,并把经典诵读融入到各学科中,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目前,北京路一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初步懂得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养成了图书阅读的好习惯;学生开始注重语言的积累和丰富,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学生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文明礼貌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大多数学校更加注重文化课成绩的时候,北京路一小将文化课和道德习惯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杨涛 张凌
新闻推荐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今日下午,我们将迎来小满节气。它告知炎热夏季正式开始,也传达着收获时节到来的讯息。按照市气象台昨日16时预计,随小满而来的,阜阳市还将有干热风天气。农民朋友们,要做好防范...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