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真子/文 郭海洋/摄 学生时代,我们为考试、升学而读书;工作以后,我们又通过读书获取需要的知识;闲暇时间,我们也会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书,全然不在乎时光的流逝……可以说,不论以何种形式、出于何种目的,阅读,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阅读带来无形的力量“小时候家里穷,除了一些小人书,就再没别的书可看了。”但就是这些小人书,激发了小学语文教师张抱岩对文学的兴趣。如今白天因为上课没时间,他便在晚上熬夜看书,经常会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并且每年都要花几千块钱购买图书和杂志。“阅读会带来无形的力量,给我的教学工作提供很大帮助。”张抱岩告诉记者,通过大量阅读,一些故事可以随手拈来讲给学生们听,活跃课堂气氛。现在他又开始着重培养儿子的阅读兴趣,“虽然在短时间内,读书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但我相信,在他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他曾经读过的书,一定会让他受益匪浅。”
市民陈丽的儿子今年上二年级,虽然识字还不多,却已经能流利背诵《诗经》中的很多诗歌,而且像《将进酒》《春江花月夜》这样篇幅较长的诗歌也能完整背下来,这要得益于陈丽从小对儿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会每天读书给他听,等后来上了学,便让孩子自己阅读,有不认识的字就让他查字典。”陈丽说,家中有一块小黑板,她会用来抄写中国古典诗词,让孩子去读去背。“开始只能背下四言绝句、四言律诗,慢慢地,一些长诗也能背了。虽不能给孩子留下多少财富,但能让他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是给予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陈丽的话,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市民吕先生深有同感,尽管平时工作、生活中的琐事不少,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阅读。“父亲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他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从小就让我去背经典古诗词和古文。”吕先生告诉记者,父亲做废品收购生意,每次收到旧书,都会留下来给子女看。“父亲很严厉,每天监督我看书背书,即便是过年,也是如此。小时候不懂他的良苦用心,那些背过的东西,也大多不明白啥意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得,那些读过的书,都已经转化为自己不断成长成熟的动力。”现在,吕先生的床头还放着一套唐诗鉴赏辞典,睡前总会翻来看看。
让阅读填满碎片时间要想读完一本书,快则两三天,慢则一两个星期,如果是一本经典著作,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无法抽出整块的时间来阅读。然而,随着电子书、知识付费产品的出现,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又成为了一件简单易行的事。
“不创业,不知道知识的重要。”市民吴海原本在驾校工作,四年前辞职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从一个传统行业转入新型行业,跨度大,许多知识都要从零学起。“创业,最起码要懂点经济学、管理学,还要了解所从事领域的发展形势。”吴海感觉从没像现在这样感到对知识那么渴求。但因为平时要四处奔波,想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看完一本书,也确实不容易。“现在主要以听书为主,走在路上就能听。”吴海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他听完了不少书,弥补了自己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
市民秦丽是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平时阅读最多的是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她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知识付费APP,可以从中获取对某一本书精华知识的讲解。“APP上更新的很多书籍其实之前也看过,但它的好处在于,帮我又重新梳理了书中的内容,借鉴别人的不同观点,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秦丽说,自己对于在APP上听过的每一本感兴趣的书,都不会只听一遍,而是反复去听,并且还做笔记。听完后,有时还会找来原书阅读,直到把这本书读懂读透为止。
在一家企业工作的市民胡小平,手机上也下载了不少电子阅读软件,没事的时候,就会掏出手机来看。胡小平说,自己原本只爱阅读纸质书,家中也买了很多书,但后来发现,自从工作后,很难再抽出整块时间来阅读,大量的书籍被闲置。“而且有的书,可能看了一两次就觉得不需要再看,扔了可惜,闲置又占空间。而电子书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不想看了,直接删除就行。”不过,胡小平也说,自己阅读的电子书主要以轻松读物为主,对于那些有思想深度、理论深度的书,还是会耐着性子坐下来阅读纸质书。
以书会友共享阅读之美阅读一本好书,有了一些收获,很多人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在互联网时代,关于阅读分享,可以尝试的其实有很多。
“这段时间读了一本好书,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每天打开手机,查看自己加入的一个读书微信群是否又有书友分享读书心得,已成为市民程宇的习惯。这个微信群中有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书友,尽管很多人从未谋面,但因为阅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在群里会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你可以对此表示认同,也可以表达不同观点,思想就这样不断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有时,这要比自己一个人埋头阅读还要有意义、有意思。”程宇说。
线上阅读、线下交友,让阅读与社交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经营广告公司的市民沈楠便参加过不少这样的线下读书交友活动。“平时我们大家都是在线上阅读,周末就会聚在一起,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沈楠告诉记者,线下的活动,有时会是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交流,有时也可能是与书本身不相关的主题,比如大家可以聊一聊育儿心得,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其实,除了工作中结识到的一些人,平时很难有机会结交新朋友,而通过参加线下活动,自己也认识了许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新闻推荐
阜阳市将加强规范电动车充电棚(点)建设 每10户居民至少配一个充电桩
本报讯(记者徐风光通讯员刘海军唐浩)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加,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的环境和安全等问题也引起相关部门注意。日前,市房产、规划和消防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在2019年前,...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