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地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而为之付出努力的水质监测员却鲜为人知。昨天,记者跟随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人员,走近这一“神秘”的职业,亲身体验水质监测严谨的工作方法。
上午11时许,记者乘坐水质监测车,从“链条”首端——取样开始体验。
取样工作非常繁琐,采集一批样品大约要两个多小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品采集,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在饮用水源地茨淮新河,环境保护监测站高级工程师邓晓蓓和杨金龙在饮用水源地监测点先打了一桶河中的水,并现场测量出水温为21.5摄氏度。
水样采集后,通过现场快速监测设备,河水中溶解氧、电导率、PH值、水温等信息一目了然。
邓晓蓓介绍,样品采集后,他们要立即按照规范对每一个样品加入固定剂或者低温保存剂进行样品保存,给每个样品贴标签,填写水样现场记录。
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承担了颍河、泉河、茨淮新河共15个省控断面、8个国控断面每月一次的监测工作。同时,他们还承担市内1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3个地下水每月一次的监测。
阜阳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共有4个外业采样小组,监测人员每月要进行多次这样的取样工作,最远要到太和张大桥的黑茨河和洪河陶老。他们经常早晨六七点钟就出发,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来。回来后,还要连夜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
2017年,市环保局监测站共上报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监测数据11208个,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取完水样,更重要的水质分析还在后面。当天下午,在水质监测实验室,记者了解到,仅饮用水源地水质分析就有109个项目,光是指标就令人头晕,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及各种金属元
素含量,涵盖了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各个种类。
在监测中心的实验室,不但有高精尖的仪器,更有一支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监测工作者。他们为了阜阳的碧水蓝天、为了保障老百姓饮用水源地的安全,长期战斗在环境监测工作的第一线。今后,他们还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全力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为阜阳市碧水蓝天贡献一份力量。
颍州晚报记者 杨治好 通讯员 闫伟文 王彪 摄
新闻推荐
颍州晚报讯(记者梅飞通讯员熊付宝马赵文/摄)4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颍州区消防大队接到辖区一所幼儿园老师求助,称校园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成百上千只蜜蜂在教学楼的外墙水管处“安家落户”。消防员...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