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他们工作岗位不同,但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工作,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又是一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颍州晚报开设《劳动最光荣》栏目,展示劳模风采,以期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赶超劳模的热潮,凝聚智慧和力量,共建大美阜阳。
人物:李元俊
职业:砌筑工
荣誉:安徽“建工杯”全省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砌筑工三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城市慢慢长高长大,离不开终年奋战在建筑工地上的砌筑工。
在砌筑工岗位上,39岁的李元俊一干就是20年,不论寒来暑往,还是风吹日晒,他数年如一日地尽心尽力尽责,砌好每一砖每一瓦,展示着“能工巧匠”的精神追求。近日,李元俊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1979年,李元俊出生于颍州区西湖镇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大表哥长期在乡下包工程,他初中毕业后就跟着在建筑工地上干小工,后来学砌墙,每个月能挣两百元钱。
因为有好胜心,李元俊虚心向老师傅取经,他还经常买来一堆有关建筑的书籍自学,起早贪黑地琢(技术窍门。就这样锻炼了几年后,李元俊已经把老师傅们的各种绝招“学完了”,手艺非常出色。
但是随着外出打工潮的来临,李元俊也希望能到更好、更大的平台发展。
1998年底,经过层层考核,李元俊正式进入阜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干砌筑工。进入建筑公司后,李元俊特别珍惜,以公司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其实早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班组中的佼佼者。在长期的琢(和实际操作中,李元俊慢慢找到了得心应手的砌筑手法。李元俊说,他习惯采用独特的“三一砌筑法”,加之独具特色的“步法、身法、手法”,既能保持身体省力持久,又能快速砌筑。同时,他能够根据墙体的远近高低和砖型号的不同,灵活运用甩、扣、泼等不同手法,让灰缝饱满、粘结力好,墙面更整洁。
由于不断取长补短,他的业务素质得到极大地提升,砌筑成果专业含金量较高;由于他乐于施技、勇于承担、善于解决困难和问题,工友们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工作,他也一直是公司在急难险的任务面前首先选择的对象。
“我是一名普通的砌筑工人,用心做事是一种责任。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砌好每一砖每一瓦。”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元俊说,眼看着一座座楼盘从自己手中一一站起来,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别无他求。
颍州晚报记者 陈传坤 文/摄
新闻推荐
经阜阳市土地管理委员会批准,阜阳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七(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拍卖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见下表)图1备注:1、本次拍卖方式...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