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真子 凌晨四点,也许更早,瑶海农产品物流中心已经热闹非凡,讨价还价声、车来车往声不绝于耳,渐渐唤醒睡梦中的城市。到了上午八九点钟,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年轻人开始陆续上班,打开电脑,忙着处理头天夜里收到的订单;此时,快递小哥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麻糊,骑着电动三轮车,奔跑于大街小巷。吃午饭的时候到了,写字楼里的白领打开了手机,一边点餐叫外卖,一边浏览自己心仪的商品,讨论时下的流行风潮。到了晚上,工作一天的人们,约上家人或者三五好友,到人民路逛逛,看一场电影,吃一顿晚饭。车水马龙,华灯初上,映照着每一个略显疲惫而又快乐人的脸庞。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业,给这座淮北平原上的城市带来了繁华与活力,让市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为人们辛苦的工作注入了幸福的味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秉文)自行车慢骑、螃蟹运球、摸石头过河……5月10日,市体育中心一片欢声笑语,来自全市64家单位的上千人正在参加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第二届趣味运动会。据悉,本届运动会由市直机关工委、市...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