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王东方 提到农贸市场,许多人眼前就会浮现卫生脏乱差、交通拥堵的印象。而记者近日在颍州区各农贸市场采访时发现,通过近年来不断因地制宜地整治改造,该区农贸市场购物环境不断提升,原有市场变得更通畅,骑路逢集现象也随着新建菜市在不断减少。
搬井菜市因地制宜 规范管理位于颍州区鼓楼办事处搬井社区的搬井菜市,一度是当地环境卫生整治死角。因为菜市位于搬井路上,不但环境脏乱差,交通还拥堵,住在周边的居民对农贸市场的乱象一直存在不满。
可随着近年来的持续整治,菜市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观。“以前这里到处湿漉漉的,还黏脚,早、晚交通又堵又乱。水果摊就直接摆在路中间,有店面的商家也会出店经营,我们来回都很不方便。”家住在菜市场附近的市民崔文飞在卖鱼的摊点前挑选晚饭食材,他告诉记者,对于周边居民来说,这个菜市必不可少,可脏乱差的环境一直是“心病”。
而如今,这些乱象已经改善不少。“菜市场内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地面清洁了、台面和墙面也重新粉刷美化。”崔文飞说,菜市场摊位整齐、菜品摆放有序,地面洁净,排水通畅,最重要的是周边的商户经营也规范多了,占道经营、乱摆摊和摊外摊现象少了很多。
“搬井菜市是周边群众需求下催生的产物。其实位置并不合理,但我们为了改善菜市场环境也做了很多努力。”鼓楼办事处主任赵振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办事处和搬井社区对搬井菜市进行了彻底整治,改善外部环境,规范店主经营,市场监管局还在菜市设立了快检室,第一时间检验商品是否健康安全,最大程度保障居民购物需求的同时,做好环境整治。
“目前搬井路北部已经重修打通,我们也把菜市情况上报,希望下一步能够重新选址规划位置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农贸市场,满足居民的购物、生活需求。”赵振说。
河水铺市场规划场地解决骑路逢集
除了改善城市内部农贸市场外,颍州区对于城乡结合部骑路逢集的现象也做了大力整治。近两年,途经102省道颍州区河水铺段的市民会发现,这里曾经拥堵的骑路逢集现象已基本消失,道路也变得干净通畅。
“河水铺附近有许多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在建大棚时需要大量竹木,以前因为没有正规的市场,竹木经营户们就在路边经营,不仅影响市容,还易造成交通堵塞。”颍州区颍西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怀刚说,为解决这一问题,街道在附近租了7亩地,投入2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新的竹木交易市场,组织经营户搬进市场内经营,使附近骑路逢集现象得到很大改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颍州区通过依法劝导引导,规划建设一批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经营管理等方式,对国省道两侧以及辖区内县乡路两侧的骑路市场、占道经营进行了集中整治。“解决骑路逢集现象,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都要从顺应群众需求角度出发,只有合理规划市场,引导商户,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让市场变通畅,环境更和谐。”颍州区文明办主任谭学诗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牛真子农贸市场是市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垃圾满地、污水横流、拥挤不堪……是过去人们对农贸市场的印象。近年来...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