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13位上海老知青回阜阳“省亲” 第二故乡的巨大变化让他们激动不已

来源:颍州晚报 2018-05-17 01:17   https://www.yybnet.net/

5月12日,上海的13位老知青,怀着对阜阳发展的关心,对第二故乡的眷恋,相约从上海、广州、马鞍山等地,来到他们曾下放的颍东区新乌江镇(原王古同公社),追寻沉淀四、五十年的知青岁月,看望他们牵挂的乡亲,感受阜阳发生的新变化。

阜阳变化太大了

第一天,老知青们参观了城南新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看了阜阳城市规划馆、市民中心、双清湾等地方,第二天前往新乌江镇。“阜阳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与我五年前来相比,又有很大的变化。”林元和在阜阳插队2年,工作20年,在广州工作期间隔几年就会回来一次,对阜阳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对阜阳这方热土充满感情。说话间,车子来到颍东新城区。车在岳家湖公园转了一圈,放眼望去,塔吊林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现代化新城的雏形已经初现。“过去铁路以东只有肉联厂,真没有想到阜阳城市框架拉得这么大!”老知青们禁不住啧啧称赞,他们为阜阳的快速发展由衷地感到高兴。到达新乌江镇,留在知青们脑海中的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一座座小洋楼鳞次栉比,建筑风格各异,展示着农村的巨变和农民的富庶。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麦田,老知青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难忘青葱知青岁月

车子停在老庙粮站大门口。1969年1月,他们这批知青大都是十七、八岁,第一次远离家乡,从上海坐火车先到蚌埠,然后转汽车一直坐到老庙粮站门口。这是他们踏上阜阳后落脚的第一个地方。下了车,老知青们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欢呼雀跃,不停地拍照留念。车子来到新乌江地界,老知青们不停地向远处张望,寻找自己插队的村庄,但是当年熟悉的标识不复存在。其实,老知青们一直情系王古同,关心这里的发展,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几年前,他们为新乌江镇中心学校捐资建了一幢综合楼,当地人亲切地叫它“知青楼”。墙体铜牌上镌刻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们来到“知青楼”、教学楼前合影留念,然后又亲手在校园里种下了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在树下立起“岁月峥嵘,青春无悔”的牌匾。听说上海知青回来了,郝庄的男女老少老早就站在村口等候。林元和等三位在郝庄插队的老知青一一与乡亲们握手,像当年一样喊着乳名、外号,亲热极了。知青们感恩乡亲,“谁家做了好吃的,首先要送一些给我们几个尝尝”。乡亲们也记着知青的好,有人介绍说,林元和特别关心郝庄孩子的学业,他主动包下了这个庄所有孩子的学费,直到大学毕业。

颍州晚报特约记者 福东轩 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武艳 文/摄

新闻推荐

阜阳市与部分皖籍在京企业家 投资合作洽谈会举行 李平汪韧出席会议

本报讯(记者张凯培通讯员宗合)5月14日,阜阳市与部分皖籍在京企业家投资合作洽谈会在阜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3位上海老知青回阜阳“省亲” 第二故乡的巨大变化让他们激动不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