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高川 李叶青 文/摄 5月14日下午,由颍东区文广新局、颍东区妇联、冉庙乡人民政府主办的“助力脱贫攻坚共建美丽颍东”文艺演出走进颍东区冉庙乡中心学校,附近村庄的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还学到了不少扶贫政策和知识。 有奖问答宣传扶贫政策
红红的腰鼓,红红的衣裳,红红的小脸蛋儿,配合着整齐划一的动作,显得神采飞扬,冉庙幼儿园的小舞者们表演的一曲《说唱中国红》,拉开了整场表演的序幕。
少儿戏曲《穆桂英挂帅》,配乐诗朗诵《留守儿童之歌》、《这是我的梦》,集体舞《幸福之花》,京东大鼓《扶贫扶智暖人间》……精彩的节目让大家深深陶醉,穿插于其中的有奖问答环节,更是活跃了现场气氛。
“你们谁知道‘351’、\‘180’政策?回答其中一个即可,请举手回答,3、2、1,开始!”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台下观众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村民张婷被选中,她赶紧说出了答案:“我知道‘351’政策,就是其他补偿后,贫困人员看病报销,自己要付的那部分钱,封顶额分别为3000块、5000块和10000块。”“恭喜你,答对了!”
喜获奖品后,张婷告诉记者,其实以前她也不知道这些政策,但是卫生院、马路边、文艺演出时都会宣传这些政策,次数多了就知道了。
问答还在继续,村民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有奖问答以扶贫政策及其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现场观众在抢答中学习了扶贫知识,了解了扶贫政策,坚定了致富步伐。 舞台剧表演接地气受欢迎
“各位父老和乡亲,我有好消息带给您,国家出台好政策,帮助大家来脱贫,来脱贫!”
“我家条件特别差,常被别人看笑话,要是真的把贫脱,往后日子就好过。”“听到帮我们来脱贫,顿时心里一咯噔,这干部看起来很年轻,谁知道她到底行不行?”
阜阳玉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演员正在表演一场舞台剧:村民大会上,干部在宣传脱贫政策,帮助贫困人员想方设法脱贫致富,村民则满心期待。
一场表演下来,现场观众感触颇深。“俺们村就是这样,来了个扶贫干部,一开始都不服气,后来看他东奔西走,真心实意地要帮我们脱贫致富,我们打心底里服气他。”张婷告诉记者,扶贫工作不好做,尤其是转变贫困人员的“等、靠、要”思想,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教育。
“其实这就是俺们村开大会时的情景,以前好多人不理解,现在好了,大家都支持。”一位村民看完演出后告诉记者,这种文艺演出接地气,更容易理解,很多不识字的人通过看演出就知道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也理解了扶贫干部的良苦用心。
据颍东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颍东还将继续落实志智双扶工作职责,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村头乡间,确保颍东早日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立成通讯员王生祥康燕日前,颍东区教育局素质教育现场会在老庙镇马圩小学举行,参会人员现场观摩该校阳光大课间活...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