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李露 随着城市不断快速发展,城市文明建设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曾经伫立在各大路口、为居民提供电力的电线杆渐渐成为文明城市的阻碍,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今年,市供电公司配套实施了市政杆线迁改工程,在新建道路上优先选择电缆入地,将老城区有阻碍的电缆改入地下。 电缆入地美化市容市貌
日前,记者来到济河北路,道路修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与此同时,地下电缆管道也正在修建。
“电缆下地,管道就要多预留几个,一般主干道需要预留8到10个,普通道路需要比正常多留2到3个。”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业务专干董苏告诉记者,电缆入地就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预留管道,避免维修破路,减少后期的麻烦。
说起电缆入地,董苏告诉记者,电缆埋于地下有诸多优点,可以增强城市电网的可靠性和城市电力的传输能力。因为电缆裸露在空中,风吹雨淋,容易发生电缆老化,架空电缆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同时,地下的电缆线路,一般具有效率更高的铜导体,可以达到很多的回路,完成高效的电能输送。
“目前,阜阳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架空电缆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城市美观,破坏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视觉效果。”董苏表示,美化城市环境人人有责,作为电力部门成员,他们在新建道路上还城市空中一片纯净,比如城南新区的各大道路上,就很少见到架空电缆,让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舒适美感。
市供电公司开展的市政杆线迁改工程多种多样,新建道路优先选择地下电缆,老城区需要改造的道路也会选择电缆入地。“老城区一般都比较拥挤,而架空线的空间安全距离要求比地下管线更高,下降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因此,在老城区实施电缆入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董苏表示,土地是一个价值含量高但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城市的中心位置,如果将电缆改为地下,就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多管齐下扮靓文明城市建设
据介绍,今年4月,市供电公司新增承办市政杆线迁改工程1项,共承办44项,已完成37项。“骆家沟-济河北路线路迁改工程、110千伏孙泉、程阜东线路迁改工程目前正在施工;润河路上跨京九路110千伏邢六线、邢西线迁改工程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和合同签订,待民事问题协调完成后进场施工。”董苏告诉记者,剩余项目中,10千伏七里长沟、向阳北路杆线迁移工程正在施工,10千伏西清路、贯清路杆线迁移工程计划5月中下旬施工。
截至目前,阜阳市城区内10千伏主干电力线路共计800多公里,其中入地率达到了40%,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入地电力线路也将不断增多。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根据阜阳市《2018年阜阳城区弱电入地项目实施方案》,阜阳市正在进行对清河西路、南京路、文峰路等具备入地条件的33条主次干道和29条小街巷结合道路改造工程实施弱电入地。
“与电缆入地不同,弱电入地主要是将通信、信号等空中电路改造入地,目前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弱电入地、电力入地将一起改善阜城空中环境,扮靓文明城市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燕)5月22日,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阜阳分会一行来阜,考察城市建设和开发园区发展情况,了解阜阳投资环境,对接合...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