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真子 取清明后第一批上市的鲜樱桃作原料,晾晒制成樱桃干,端午时开始熬糖,之后做豆沙、西瓜泥、枣泥,一直准备到农历七月初六,开炉做月饼。距离今年中秋节还早,阜城的百年老字号“裕昌祥”月饼店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从2014年7月起,由于老掌柜病逝、北关老店拆迁、新掌柜生病等原因,月饼店一直无法正常经营,直到今年,在解放北路泉河大桥附近的新店内,掌柜的要重整旗鼓了。
关于“裕昌祥”的每一条动态,都能引起老阜阳人的关注,依旧争先恐后预订、不惜花费时间排队购买。“老味道,忘不了这一口。”大家对月饼的口味,被“裕昌祥”给喂刁了。曾经,老北关的麻糊、烧饼、牛肉汤、粉鸡汤、酵子馍、香油茶……造就了世世代代阜阳人独一无二的口味。
以鼓楼为中心,一座颍州城,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北、东西四条大街直通四座城门。32条街,13条胡同,24条小巷,就这样沿着大街密集分布。而北关这一片又是方圆百里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对老阜阳城的居民而言,北关就是鼓楼北大街,也就是现在路牌上标注的解放北路。北关很老了,有确切文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95年,但对于阜阳这座城市而言,却更像是它的童年。人的一生,最美好的记忆都在童年,城市大抵也是如此。
北关,北起泉河南岸的河滨路,南到人民路,东到东城墙,西到西城墙,是阜阳城最古老的一条街道。最晚从汉代开始,它就是郡县州府的治所;解放后,包括行署、县政府、法院在内的13个主要行政机关也设在北关。直到20世纪改革开放,它一直是阜阳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所在地。
城隍庙、刘公祠、颍州卫、义仓、潘家大院、聚星书院……北关里,有民国乃至明清时期的公馆建筑,还有当代老阜阳人尚未遗忘的新华书店、邮电局、人民银行。巷子内,历经几百年的上马石、柱石、条石随处可见,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解放北大街两边百年老字号店铺林立。解放后,石油、百货、土产、生资、花纱布、煤建、综合七大公司、人民银行、棉麻公司、供销合作社都曾设在北大街,一派繁荣兴旺。
平原旷远,小城屋舍俨然。当年的人们以为城市就这么大了,已经可以满足一切的吃穿用度,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鼓楼听一段大鼓书,在老茶馆里喝一口清茶,就这样过着平静而又相对封闭的生活。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打开了颍州古老的大门,阜阳城市建设开始全方位裂变。曾经最繁华的老北关似乎有点跟不上时代脚步了,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停留在老阜阳人的记忆中。
新闻推荐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和获得感,颍东区卫生计生委组织肿瘤医院专家医生,到...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