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文 公厕一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的部分,近年来,管辖着阜城大部分老商业区的颍泉区在公厕改造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了解,2014年以来,颍泉区累计投入3300万元新建9座垃圾中转站、23座公厕,升级改造老旧公厕31座。尽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可颍泉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却告诉记者,公厕改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公厕条件不断改善
干净卫生的环境、没有异味的单元格、自动感应式冲水道……皖西北商贸城公交中转站内新建不久的公厕得到了乘车人员的一致好评。“以前这里没有公厕,乘车或者转车想要‘方便\’都得走很久的路,很容易就错过乘车,尤其对于老年人,实在太不方便。现在,停车场里就有公厕,还这么干净,真是不错!”经常在这里乘车的市民李晨告诉记者。
这个新建的公厕,不仅仅设施齐全,还是阜城内为数不多配有第三方公厕的厕所。“这里有个单间,和正常的男女厕分开,主要是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提供方便。”颍泉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张林说。
记者看到,单间里有一个坐便器,一个蹲便器,都配有扶手,门一关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这种人性化设计,主要是为了残疾人服务,年纪大需要儿女搀扶如厕的老年人在这里也可以避免尴尬。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升级,在坐便器对面设置一个放置台,方便哺乳期的妇女单独带孩子上厕所时安置婴儿。”张林说,2018年,颍泉区计划投资500万元升级改造20座公厕,目前已经升级改造8座,计划投资700万元新建公厕23座,其中城区11座都在建设当中。
“新建的公厕,都会配备这样的第三方空间,以及暖烘机、洗手液、感应式充水设施等,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升级,让市民们获得更好的卫生服务。”张林说。 设施完善需努力
尽管公厕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可真要在城市做到完善的公厕设施,还有一段长路要走。“目前我们公厕总量还是不足,许多市民都会有街上找不到厕所的感觉。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尽管大家都需要公厕,可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公厕建在自家门前,导致公厕选址困难;许多老旧小区没有配备公厕设施,一些新建小区在这方面也有缺失等等。”张林说,最让管理人员头疼的就是,市民对公厕设施的维护意识不强,造成公厕设施损坏率较高。
“我们2014年集中改建过一批公厕,设施配置的很好,可这刚刚3年多,那批厕所就更换过多次水龙头、门把甚至充水感应器。”张林说,一些市民在使用公厕时比较粗暴,还有人可能是在醉酒状态下把感应器踢坏,这些损失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我们每年花在清理公厕人员工资方面的资金有100多万元,而维修损坏设施的资金也要近百万元,尤其是感应器这样的贵重设施,坏了一个就要花好几千元去更换。”张林说,在加强公厕建设的同时,也希望市民能够文明如厕,不要在公厕乱吐痰、乱扔垃圾,尽量维护好公厕设施和卫生,一起为创造干净文明的公厕环境努力。
新闻推荐
通讯员赵新刚日前,颍东区新华办事处李洼学校八年级师生,来到颍东区法院参观少年法庭,并旁听了一起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的庭审...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