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谢皓 杨三军 11月11日,颍泉区闻集镇杨店水厂工作人员,再次查看二号取水井周边的环境卫生情况。这一幕,当即显现在了20公里外的颍泉区农饮工程信息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不仅如此,这块大屏幕上还显现了杨庄水厂深井液位、供水流量、浊度等,包括余氯、水压等在内的十余项动态指标也一览无遗。
“指标都是实时动态的,如果有异常,信息中心人员会立即通知当地水厂排查并给出解决方案。”颍泉区水务局总工程师段金光介绍说,这种远程监控的便捷,得益于该区投资打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自2005年以来,颍泉区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投资3.6余亿元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网络的全覆盖,集中兴建了供水厂26家,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网络铺通后,如何管理供水设施,才能更安全高效?经多方考察,今年8月,颍泉区在全省率先引进了信息化集成系统,目前正在试运营。
借助大屏幕和相关的传输软硬件设施,信息化集成系统将全区26家农村水厂全部收录,并24小时实时采集相关指标,并搜集相关数据,然后上传至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控室值班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居民用水量和水质指标等情况并进行综合调度,如果出现水管破裂和大量漏水等情况,也可以直接通过管理系统关闭。
依托这套系统,坐在中控室里,轻点鼠标就能查看遍布全区的农村供水厂指标,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理,确保水资源不被浪费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远程监测、遥控指挥的模式,大大提升了供水安全的监管效果,节约了监管人力、资金和时间等成本,也保证了农村供水的标准化和水质的持续稳定。“下一步,我们将把供水管道渗漏监控纳入其中,每家每户的信息也接入其中,实现动态监控每一条管线、每一户用水情况的目标。”段金光介绍。
与此同时,移动客户端的相关软件也在开发中。届时,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和调度;辖区61.84万用水农民也将享受到智慧水利带来的便利,他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和一块水表,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家中查询用水信息,交水费。
颍泉区水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未来,农村饮水工程信息化平台将来还会和农村基层防汛体系等相关水利工程系统相结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区域水利工程互通互联的数字化管理。
新闻推荐
颍州晚报讯(记者曹亚伟)孙某是一名90后货车司机。2014年在泰康人寿投保了《泰康全能保B两全保险》和《泰康全能保附加重疾...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