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映入眼帘,一堂堂感人励志的道德讲堂滋润心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传递着信念的力量……走进颍泉大地的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无时不有。
近年来,颍泉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系列实践活动,立德树人。
强化组织建设,保障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颍泉区教育局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印发《颍泉区教育系统2018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2018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要求。4月20日,颍泉区教育系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分学校有关人员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紧抓主线,强化阵地宣传
一直以来,颍泉区各学校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每所学校进门显著位置和学生活动场所,都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德育课,每月设计一个主题开展活动。
为弘扬教育主旋律,2018年颍泉区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德育教师、优秀心理健康教师系列活动,140多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其中28名教师获市级表彰,凝聚了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丰富载体,培养良好品质
颍泉区各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等,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举办爱国主义读书主题征文、演讲、微视频比赛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共同理想。
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到活动有主题、有方案、有载体、有特色,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2018年,颍泉区教育局已举办“童心向党”等活动90场次。少先队员礼仪风采展示比赛中,实验小学获得市级团体一等奖。
2018年,以“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为契机,开展评选表彰活动16次,以点带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区两级评选。其中,120多名学生被推荐参加市级比赛,充分宣传展示各学校的典型事迹,用榜样的良好品行影响身边的未成年人,形成“崇尚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的良好风尚。
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和勤劳节俭教育,颍泉区常态化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并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和“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登上舞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一些基本动作和简单唱腔,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以及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国粹经典的兴趣。
打造品牌,力争答卷完美
各涉创学校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校园文化和特色校园建设,成立志愿服务队。
各校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按照“一月一主题”、“一主题一设计”、“一设计一灵魂”的要求,以文明共建、关爱留守儿童、敬老爱老等为切入点,精心谋划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走”、“陪伴不孤单”、“城乡手拉手、相约文明村”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理念根植于师生心中,融入学校各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之中。
志愿者们立足校内,放眼社会,展示了当代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文明和谐的理念传播到家庭和社会,为打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颍泉作出了贡献。
为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顺利进行,颍泉区教育局一次下拔270万元用于城区32所涉创学校和14个乡村少年宫建设。区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继续进行实地考察和资料建设督查,力争消除“盲点”得满分。
目前,全区教育系统上下凝心聚力“备考”,积极确保规定动作“不失分”,亮点工作“有加分”,争取完美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这份“答卷”,为阜阳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字招牌作出应有的贡献。
杨涛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颍州区围绕民生,精准推进放心消费创建 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次,, 查处违法案件187件
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号召,加快建立健全消费体制机制,创建...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