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改革势头劲,发展面貌新。为反映阜阳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本报自即日起推出《走颍淮看变化》栏目,组织记者深入农村、园区、重点项目现场等基层一线,采访报道基层出现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充分展示各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加快发展的时代风貌。
沿合淮阜高速公路颍上出口一路向南,在八里河东路一侧的翠竹林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排排极富特色的徽派建筑:白墙灰瓦自然恬静,精美窗雕栩栩如生,楼台小院相映成趣——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到了古徽州地区,事实上,这里是颍上县夏桥镇龙王庙中心村。
自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龙王庙村依托自身300余亩元竹资源打造竹海人家。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一期70套新建徽派民居已有16套全面建成即将交付,其余部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窗户安装、内外墙粉刷等工作。
7月11日,当记者来到龙王庙村时,只见房前屋后草木葱茏,香樟、桂花点缀其间……美景随处可见,古韵抬眼可得,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在诉说新村的美好,带着我们走进她的世界。
“这一片是集中代建房,由老百姓出钱政府统一建设,目的是在改善部分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打造一个样板,让更多的村民对未来生活居住的新村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夏桥镇副镇长石玉均介绍说,为更好地实施这个项目,夏桥镇政府不仅请来国内一流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还邀请皖南的技术工人前来现场指导建设,“就连建设所用的灰瓦、砖雕等,都是我们特意从皖南运回来的,以打造韵味十足的徽派建筑群落。”
在石玉均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一户刚装修好的村民家中。整幢房子内不仅有现代化的整体厨房、洁净的卫生间、宽敞的客厅,还建有阁楼、储藏室,显得非常大气。“光是卧室就有三四间,楼下还有个小院子,跟城里人住的别墅一模一样。”前来查看新房的老人王瑞玲笑着说。
以前,王瑞玲家的老宅基地就坐落在新村的一角,听说村里要规划建设美好乡村后,他带头签订了拆迁协议,准备添些钱换上一套新居。“扣除宅基地折算的费用,购买这套上下两层半、总计220平方米的新房,我还要再付10多万元。”王瑞玲告诉记者,数目虽不算小,但相较于自己动手建设已经节省了不少,“两个儿子如今在外打工收入还可以,我和老伴手头也有一些积蓄,买下一栋新房没有什么问题。”
据龙王庙村村委会主任张军介绍,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村除了统一代建新房之外,还采取农户自建和改建相结合的方式,总计新建719套徽派民居。“广大农户既可以自己依据图纸建设新居,也可以在老房子的基础上进行些许改造,使其符合村落整体风格。”张军说,这样一来群众不仅多了选择,也避免了浪费。另外,在村庄布局上,龙王庙村尽量避免横平竖直的框架设计,而是依据当地自然形态,在原有村庄风貌的基础上,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进行设计布局,以形成蜿蜒曲折、错落有致的原生态效果。
龙王庙村的美好乡村建设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上,更着重于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下一步,村里将进一步突出富民宗旨,想方设法做大做强富民产业。”张军表示,村里打算通过流转土地建设苗木花卉基地、改造标准化鱼塘,以及发展农家乐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打造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徐东升 席钺征)为加强中介机构管理,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8月2日,颍上县对中介机构清理规范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据了解,颍上县此次清理规范的中介机构指经机构编制、民政、...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